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并发症 易引发以下5种疾病

时间:2017-04-16    作者:小鑫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肾脏疾病,大部分是由于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不及时而引起的,那么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并发症有哪些呢?一起往下看文章,你会知道答案。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并发症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并发症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并发症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偶见肠套叠、肠梗阻,甚至肠坏死穿孔;偶见面神经瘫痪、神经炎、一过性偏瘫;肺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心肌炎等。

  1、肠套叠: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绝大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

  2、肠梗阻: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leus)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

  3、面神经瘫痪:简称面瘫,学名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吊斜风”、“面神经炎”、“歪嘴风”等,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和性别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努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4、神经炎:神经炎是指神经或神经群发炎、衰退或变质,其症状随病因而有所不同。一般症状是疼痛、触痛、刺痛、受感染的神经痒痛和丧失知觉,感染部分红肿以及严重的痉挛。

  5、肺出血:最重要的表现为咯血,约49%的患者咯血为首发症状,从咯血丝至大咯血不等,重症(尤其吸烟者)大咯血不止,甚至窒息死亡。患者多伴气促、咳嗽、气喘、呼吸困难,有时有胸痛症状,肺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可闻湿啰音,肺CO摄取率(Kco)为早期而敏感的肺功能改变指示。

  6、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在情绪激动、体力劳动、咳嗽、用力排便、饮酒、性交等情况下发病,主要表现是突发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检查有脑膜刺激征阳性,脑CT扫描有出血表现,腰穿有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症状的轻重取决于病变的部位、出血量的多少,并且与发病年龄有关。

  7、高血压: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8、心肌炎: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变。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对发病率不断增加。病情轻重不同,表现差异很大,婴幼儿病情多较重,成年人多较轻,轻者可无明显病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驱症状,病人可有发热、疲乏、多汗、心慌、气急、心前区闷痛等。检查可见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谷草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电图、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包括静养,改进心肌营养、控制心功能不全与纠正心律失常,防止继发感染等。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并发症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并发症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鉴别诊断

  当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应与急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和急性间质性肾炎相鉴别。

  急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急性肾小球肾炎是肾脏首次发生免疫性损伤,并以突发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或有少尿及氮质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又称急性肾炎综合征。轻者为眼睑水肿或伴下肢轻度水肿,重者可出现胸、腹水,全身水肿。多伴轻、中度血压增高。蛋白尿轻重不一(1~3g/d),都有镜下血尿,红细胞呈多形性、多样性,有时可见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可阳性。血尿素氮及肌酐可有一过性升高,血清总补体(CH50)及C3下降,多于8周内恢复正常,可有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

  IgA肾病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和IgA肾病尽管免疫发病机制相似,但临床上有明显区别,IgA肾病缺乏HSP肾炎的肾外表现。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呈急性发病过程,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病程较短,其肾损伤的程度取决于肾小球新月体的多少。而IgA肾病呈慢性持续性发展,较易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新月体形成不甚明显,而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较为突出。

  狼疮性肾炎

  狼疮性肾炎 ((Ipusnephretis,LN))概述 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害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除有常见的皮疹、关节痛、发热、怕光、脱发及多器官或系统损害外,肾脏损害较为突出,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

  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以肾间质炎症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呈不同程度退行性变伴肾功能不全的一个综合征,习惯上简称急性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潜伏期2~44天,平均15天。常有发热、皮疹、关节酸痛和腰背痛。80%病人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但历时短暂。95%病人有血尿,其中约1/3为肉眼血尿;部分病人可有无菌性脓尿,少数病人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尿。蛋白尿量常为轻至中等量。20%~50%病人可出现少尿或无尿,可伴程度不等的氮质潴留,约1/3病人出现严重尿毒症症状。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检查

  1、尿液检查:主要为血尿和(或)蛋白尿,多属低选择性。如有间质小管损害,可出现小分子蛋白如RBP、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增高。

  血尿: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前者是指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通常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镜视野下有红细胞3个以上。后者指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肉眼即可见是血尿。约一半病人出现肉眼血尿,均有镜下血尿。

  蛋白尿:程度不等。正常肾小球滤液中含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含量20mg/100ml。通过肾小管再吸收,最后残留在尿液中蛋白质甚少,不超过70~100mg/24h。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

  2、血液检查:血常规及出凝血试验均可正常,血小板计数和功能试验正常。ESR升高;血生化及肾功能可因临床表现类型的不同而正常,或出现相应的异常改变。

  3、血液特殊检查:血补体C3、C4均正常。早期IgA可升高,并可检出IgA类风湿因子。其他如IgG、IgE均可增高或正常,部分病人免疫复合物阳性。

  IgA:免疫球蛋白;IgG:免疫球蛋白G;IgE:免疫球蛋白E。

  4、病理检查:常见局灶系膜增生病变,严重弥漫增殖和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检查系膜区IgA颗粒样沉着为特征。皮肤活检有助于同IgA肾病外的肾炎作鉴别。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约有半数呈阳性。

  5、辅助检查:其他还应做B超、X线等检查,必要时做心电图、CT等检查。

  看完以上文章的你,是否已经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的并发症有所了解,对于体弱多病的儿童,想要预防紫癜性肾炎的发生,首要应避免过多接触诱发本病的各种“不正之气”(如鱼、虾、蟹、花粉、牛乳等)。其次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发生。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