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新知 扁平足的症状

时间:2017-05-03    作者:小鑫

  扁平足对于许多人可能都还很陌生,扁平足对于我们的行走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是却不像外伤那样对人体的行走有明显的影响,所以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等发现扁平足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那么,扁平足的症状有哪些呢?

扁平足的症状

扁平足的症状

  扁平足的症状

  扁平足对于孩子的行走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作为家长,为了孩子以后能够健康正常的成长,及时的发现孩子身上的一些疾病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及早的发现病症,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才能保证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好的身体与未来。那么,家长们要如何来判断孩子是不是患有扁平足呢?

  偏平足又叫做平足症,临床上分为姿势性平足症和痉挛性平足症。

  姿势性平足症:为初发期,足弓外观无异常。但行走和劳累后感足疲劳和疼痛,小腿外侧踝部时感疼痛,足底中心和脚背可有肿胀舟骨结节处肿胀及压痛明显,局部皮肤可发红足活动内翻轻度受限站立,时足扁平足外翻经休息后,症状、体征可消失。

  痉挛性平足症:好发于青壮年,部分由姿势性平足处理不当发展而来。主要为站立或行走时疼痛严重,可呈八字脚步态。腓骨长肌呈强直性痉挛,足内、外翻和外展活动受限。足跟变宽,足底外翻,跟腱向外偏斜,前足外展舟骨结节完全塌陷,向内突出。严重者足部僵硬。固定于外翻、外展和背伸位活动明显受限即使经较长时间,休息症状也难改善,部分病人可继发腰背痛及髋膝关节疼痛。

  临床上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还可以将本病分为三个类型,但均要在负重时观察足纵弓的改变:轻型:足纵弓2中型:足纵弓消失;重型:足纵弓消失,并有足内侧缘凸,起距骨头移位至足跖侧,即内踝的前下方。患者有时出现跟腱短缩及后足外翻。

扁平足的症状

扁平足的症状

  扁平足怎么治疗

  扁平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患有扁平足以后对于孩子的走路姿势以及以后的行走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足症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并在发现后积极进行检查和治疗,以明确病因,预防可能出现的骨与关节的不可逆病变。那么,对于扁平足要如何进行治疗呢?

  用足垫进行纠正是较常使用的非手术疗法,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支撑足弓,使脱位的关节得到位置改善。此外,穿硬底的鞋可以达到对足底的有力支撑,摇椅底的鞋可以减少行走时足踝部应力。对于踝关节有病变者,可穿行走靴来减轻症状,但是足垫等矫形器并不能完全纠正距骨的异常位置,完全恢复正常足弓。

  对于畸形严重者,如果非手术治疗失败,可根据病变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可采取一系列软组织和骨关节重建手术,以重建足弓位置。近年来开展较多的距下关节稳定术通过在跗骨管内放置距下关节制动器可有效复位并稳定距骨。儿童患者放置距下关节稳定器治疗平足症的适合年龄为6~12岁。因为此后的机体的塑形改造,可使儿童重建足弓,即使取出了稳定器,仍能终身保持足弓。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较为确切满意。但对于伴有固定性足部畸形或关节病变的成年平足症患者,距下关节稳定器需要结合其他骨性或软组织手术一起使用,方能达到理想效果。

  温馨小贴士:关于扁平足的症状都有哪些,小编已经为大家介绍了,赶紧看看咱们的宝宝是否有扁平足的症状吧。对于扁平足的治疗专家建议早发现早治疗,早期的扁平足是可以通过足垫来纠正的。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