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看完您就知道了

时间:2017-05-07    作者:小鑫

  糖尿病,是目前最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疾病。糖尿病主要是和平时的饮食、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小儿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带着问题,下面请跟随小编来了解了解吧!

小儿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小儿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小儿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各年龄均可发病,小至出生后3个月,但以5~7岁和10~13岁二组年龄多见,患病率男女无性别差异。我国儿童糖尿病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0.6。

  儿童糖尿病起病多急骤,突然表现明显多尿、多饮,多餐、体重下降。简称为“三多一少”。学龄儿童每天饮水量和尿量可达3~4升或更多,常常夜间口渴饮水。胃纳增加但体重下降。年幼者常以遗尿、消瘦引起家长注意。婴幼儿患病特点常以遗尿的症状出现,多饮多尿容易被忽视,有的直到发生酮症酸中毒后才来就诊。

  儿童糖尿病约半数的孩子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表现,而且年龄越小酮症酸中毒的症状越重。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及神志模糊、嗜睡,甚至完全昏迷等,“三多一少”症状反而被忽略。同时有脱水、酸中毒。酸中毒严重时出现呼吸深长、节律不正。呼吸带有酮味。如不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患儿会有生命危险。

  小儿糖尿病的病因

  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先天遗传背景,经后天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之发病。

  1.自身免疫反应

  现已证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与糖尿病有关。初发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三分之二的患儿体内测出胰岛细胞抗体。部分患儿还可测出胰岛素受体自身抗体和胰岛β细胞膜抗体。

  2.环境因素

  (1)病毒感染柯萨奇B组病毒、EB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2)牛乳蛋白过早、过多的摄入牛乳制品,其中酪蛋白作为抗原,触发糖尿病发生。牛乳中牛胰岛素可引起破坏人β细胞功能的免疫反应。

  (3)药物和化学因素。

  3.遗传易感性

  有遗传性,目前证实位于白细胞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组织相容复合体基因为易感性基因。

小儿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小儿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小儿糖尿病的治疗

  1.饮食治疗

  (1)热卡供给每天总热卡等于1000千卡+(年龄-1)×(70-100)千卡。合理的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人的治疗基础,摄入的热量要适合患儿的年龄、体重、日常的活动、平时的饭量。还要考虑到患儿的生长发育。

  (2)饮食成分组成蛋白质占总热卡15%~20%左右,以动物蛋白为主;脂肪以植物油为主占30%左右,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碳水化合物以大米、谷类为主占总热量的55%;

  (3)三餐分配一般以少量多餐适宜,餐间可加2次点心,避免低血糖发作。多吃纤维素性食物,使糖的吸收缓慢而均匀,从而改善糖的代谢。三餐比例为早餐1/5,中餐2/5,晚餐2/5

  2.胰岛素替代治疗

  (1)常用胰岛素剂型正规胰岛素(RI)为速效性;珠蛋白胰岛素(NPH)为中效型:鱼精蛋白新胰岛素为中长效性(PZI)

  (2)胰岛素用法常用方法每日两次皮下注射,全日总量的2/3在早餐前30分钟注射,1/3在晚餐前30分钟注射;每次注射将短效和中长效胰岛素混合(按3:1或4:1的比例),按照先吸短效后吸中长效的顺序混匀后注射。

  (3)胰岛素注射部位上臂、大腿、及腹部按顺序轮换注射。注射点之间隔2厘米,避免一个月内同一部位两次注射。

  (4)胰岛素计量的调整再保饮食和运动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般2~3天调整一次,每次增或减2单位,每日只调一个时段。

  儿童1型糖尿病终身需用胰岛素治疗。

  3.运动治疗

  运动是儿童正常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生活内容,运动对于糖尿病儿童更有重要意义。运动使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而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运动可降低血脂,增强体质,减少并发症。

  4.预防感染

  编后语:通过以上学习了“小儿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等相关内容后,大家对此是不是有了全新的认识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育儿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