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狂犬病是一种危害非常大的传染病。只要一旦确诊狂犬病的话,将非常难以治疗。所以患者必须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接种治疗。下面,小编就给介绍下关于儿童狂犬病如何鉴别诊断。
儿童狂犬病如何鉴别诊断
儿童狂犬病如何鉴别诊断
1.狂犬病癔症
狂犬病癔症国外称癔症性假性狂犬病,由于狂犬病是一种非常恐怖的疾病,一些癔病患者在暴露后想象自己患有此病.通过暗示,他们常表现为恐水,狂躁,假性恐水是一种夸张的表现,明显缺乏咽肌痉挛的特点,也常无发热等特殊的前驱症状和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患者的病情不再发展.
2.破伤风
破伤风的早期症状是牙关紧闭,以后出现苦笑面容及角弓反张.破伤风患者试图吞咽可引起痛苦的肌痉挛,但不恐水.破伤风受累的肌群在痉挛的间歇期仍保持较高的肌张力,而狂犬病,这些肌群在间歇期却是完全松弛的.破伤风通过适当的精心治疗,一般能够恢复.
3.病毒性脑膜脑炎
有明显的颅内高压和脑膜刺激征,早期可出现意识障碍,常见的病毒有乙脑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除了狂犬病脑炎外,这些病毒中任何一种脑部感染都不会引起恐水表现.
4.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通过免疫预防,目前发病已经很少.麻痹型脊髓灰质炎易与麻痹型狂犬病混淆.此病有一个双向热型起病,在双侧肢体出现不对称驰缓性瘫痪外,常常伴有感觉过敏,脑脊液呈细胞蛋白分离现象,其分类以多核粒细胞为主,而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中以淋巴细胞为主.更主要的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从脑脊液,咽部和大便中分离出.补体结合抗体阳性,特异性IgM抗体阳性均可作出确诊.
儿童狂犬病如何鉴别诊断
儿童狂犬病的病因及其防治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犬、狼等病兽咬伤而感染发病.传染源主要是病犬.
病毒主要通过病兽直接咬伤、抓伤,而自皮肤破损处侵入体内,也可由染毒唾液经各种创口及黏膜而感染.
症状
狂犬病可分成潜伏期、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各期症状有所不同.
潜伏期;潜伏期10日至1年以上,一般为20~90日,超过3个月者约占15%.
前驱期;多有低热、头痛、倦怠、周身不适、食欲不振、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继而对痛、声、光、风等刺激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征候是已愈合的伤口,伤口附近及其神经通路处有麻木、痒、痛等异常感觉,四肢有蚁走感.本期持续2~4日.
兴奋期;患儿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多数患者在饮水、见水、听到流水声甚至听到水字便可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患儿极度口渴,但不敢饮水,常致声嘶及脱水.对风、光、触动等刺激不仅可引起咽肌痉挛,严重发作时尚可致全身疼痛性抽搐及由呼吸肌痉挛而致的呼吸困难、缺氧及紫绀.因交感神经功能增强,可出现大汗、流涎、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患儿神志多清醒,但部分患儿可出现定向力障碍、幻觉、谵妄、精神失常.本期1~3日.
麻痹期.痉挛发作减少或停止,患儿渐趋安静.肢体呈弛缓性瘫痪,亦可出现眼肌、颜面肌及咀嚼瘫痪症状.进而进入昏迷状态,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本期持续6~18小时.
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
检查诊断
诊断依病畜咬伤史及特有的临床表现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实验室检查可取患者唾液、鼻咽洗液、气管分泌物、尿沉渣、角膜印片及有神经元纤维皮肤活检标本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或酶联免疫技术检出狂犬病毒抗原即可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狂犬病须与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类狂犬病性癔病、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其他病毒性脑炎等相鉴别.
治疗
伤口处理.及时有效地处理伤口可明显降低狂犬病发病率.伤后立即用20%肥皂水、清水彻底清洗所有伤口,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冲洗后75%酒精(或60度烧酒)或2%碘酒涂擦伤口处.伤口在数日内不宜缝合、包扎.可酌情选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
严密隔离及监护.应将患者置于黑暗的单人房间,保持安静,避免光、声等刺激,专人守护.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可鼻饲或胃肠外营养,保证气道通畅.
对症治疗.如高热可给退热药等.
预防与调理
有宝宝的家庭不要养宠物.
宝宝尽量避免在有狗、猫出入的地方玩耍、停留.
对3岁以上的宝宝要告诉被猫、狗咬伤的严重性,使宝宝能够增强防范意识.
带3岁以下的宝宝外出时,如果看见狗、猫,爸爸妈妈最好把宝宝抱起来,以免突发意外.
预后
狂犬病是迄今所知最凶险的传染病,一旦发病,预后极差,虽有个别病例获得治愈,但病死率几近100%.
以上介绍的就是儿童狂犬病如何鉴别诊断的主要内容,相信爸爸妈妈都了解了,如果你们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那么就关注我们的网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