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独生子女越来越宝贵,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对父母是呼之欲来,挥之即走的,要什么有什么,成了家里的“风向标”,全家人都围着他转。
然而,越是纵容孩子,越是无限度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会使孩子养成无节制的性格。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会花钱,什么东西都想要最好的。而父母因为心疼孩子,情愿自己吃苦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父母的溺爱往往会导致孩子从不考虑家长的艰难之处,不仅越来越自私,而且自理能力变差,对抗挫折的能力几乎消失。在将来的人际交往中,孩子也会缺乏责任感、不懂得关心别人,难以交到真正的朋友,将来逐渐孤僻离群,遇到不满容易出现攻击、报复等极端行为。
溺爱其实也是一种伤害,家长虽然疼爱孩子,但是不能毫无节制,不要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合格的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成长、学会适应社会,而不是给他一个没有烦恼、挫折的“童话屋”。因此,当孩子“想要”的时候,家长应当学会拒绝。首先,对孩子的要求制订一个原则和底线,如果超出家长的承受范围,则要果断拒绝。其次,教导和鼓励孩子用平等的心态和他人交往,而不要养成“高高在上”的习惯。最后,拒绝孩子时,家长们的意见要统一,不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喝白脸”,这不仅会让孩子学到“钻空子”,还会削弱家长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