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吃保健品的几大误区 妈妈莫踏入

时间:2017-04-14    作者:小鑫

  纵观儿童保健品市场,补钙、健脑、增加智力、记忆力等,种类繁多,更有的保健品广告宣称可以直接给孩子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堪称“十全大补丸”。这边是商家吹得天花乱坠,那边是家长们爱子心切“不差钱”,可就是不知道孩子吃了这些保健品到底有没有作用。你了解过给宝宝吃保健品的几大误区吗?

给宝宝吃保健品的几大误区

给宝宝吃保健品的几大误区

  给宝宝吃保健品的几大误区

  一、“牛初乳素”和“蛋白粉“比母乳有营养吗?

  牛初乳与常奶相比泌乳素的含量大约高4倍,生长激素的含量大约高10倍,促性腺激素大约高1倍。儿童其实不宜多吃。

  对于婴幼儿来说,为了促进孩子生长发育额外选择蛋白粉来吃也是错误的。主要因为孩子的肾脏发育不健全,过高的蛋白质会严重损害孩子的泌尿系统尤其是加重肾脏负荷,因此我国规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每100克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1~20克。如果家长给孩子额外补充蛋白质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吗?

  二、孩子长不高,吃钙有帮助吗?

  孩子长不高,不一定是缺乏钙,遗传、睡眠状况、运动量、情绪及压力都可能影响。

  若要让孩子吃钙片,一定要注意分量。人体内的钙与磷、钙与镁须维持一定比例,过量的钙造成“钙磷比”、“钙镁比”失衡,反而让骨骼合成效果差,带来反效果。

  三、吃鱼油真的会让孩子更聪明吗?

  鱼油主要的成分是EPA和DHA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存在于鲑鱼、鳕鱼、沙丁鱼、秋刀鱼等深海鱼类中。

  但是吃鱼也有学问。鱼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市售鱼油通常会添加维生素E抗氧化。常常吃深海鱼的小朋友,建议要适量补充维生素E及C,以防氧化。

  四、孩子非常偏食,给他补充维生素好不好?

  补充维生素应以综合维生素为主,因为综合锭剂中各种维生素含量都不高,通常不会过量或产生副作用。

  维生素A、D、E、K为脂溶性,服用过量会囤积体内,不易排出,造成中毒。父母常喜欢让小朋友吃鱼肝油,但鱼肝油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与D,过量容易囤积体内中毒,引起脑压升高,不如在一般食物中如蛋黄、牛奶、红萝卜、动物肝脏中,摄取维生素A及D。

  维生素B群及C是水溶性,过量较容易随着尿液排出,相对安全,但也会造成肾脏负担,或造成结石的情况,还是适量服用为宜。

  五、市场上"适合各年龄段”的保健品对宝宝有益吗?

  如今市场上的儿童营养品名目繁多,有的更是打出了“适合各年龄阶层”的旗号,其实有些儿童营养品的成分并不十分明确,有的虽然只含微量激素,但若长期服用也有可能在体内累积,引发儿童“性早熟”。对生长发育正常的儿童,家长不必让孩子吃营养保健品,即使是那些体质虚弱、发育滞后、需要进补的儿童,也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能盲目听信广告宣传。

  哪些保健品宝宝绝不能吃?

给宝宝吃保健品的几大误区

给宝宝吃保健品的几大误区

  药师提示:如果发现保健品中含有以下成分,请不要给孩子服用:

  1.人参 :儿童如服参过量,还能引起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的麻痹,使心脏收缩力减弱,血压和血糖降低,严重危及儿童生命。

  2.蜂王浆:父母不要因为觉得蜂王浆好就买给自己孩子吃,蜂王浆所含的性激素虽然对成人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儿童服用后容易导致性早熟。

  3.其他:如燕窝、鹿茸、生长激素、性激素、其他具有补肾作用的中药,均有可能引起孩子性早熟。

  选购儿童保健品的注意事项

  一、是应考虑这种食品是否有害、有无副作用,现在许多食品,由于含有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对孩子的健康有害。

  二、是口感要好,过苦或药昧重,小孩难以接受,但甜度高的营养品又会因糖过多抑制小孩的食欲,也不利于小孩的牙齿生长,所以宜选择请甜、性缓的营养品。

  三、是有无科学数据和实际效果,小孩的保健品尤其要有严格的科学测试和临床验证,以纠正小孩营养的不平衡。

  四、是适应证要广,如适应证大窄或不对症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五、是体积不宜过大,否则会占据小孩胃的较大容量,引起腹胀,影响正常进食。

  六、是有大补或享凉动植物成分的保健品不宜让小孩服用。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