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宝宝爬行的因素 5大因素影响爬行

时间:2016-12-26    作者:小鑫

  爬行属于人体控制运动的本能发展,当宝宝的脑部发育到达一定程度,周边神经系统连结也达到阶段性需要,脑神经及肌肉协调都足够成熟,又没有外力限制的时候,宝宝自然就开始学爬行。那么影响宝宝爬行的因素有哪些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看。

影响宝宝爬行的因素

▎影响宝宝爬行的因素

  三大内在因素:

  1、如果脑细胞出现缺损,例如脑性麻痹,或者肌肉张力有异常,例如唐氏症,那么宝宝要正常爬行就比较困难。

  2、当宝宝的身体发育和动作协调发展到达一定程度,在相互合作下才能出现爬行。

  3、如果是活泼好动的宝宝,学习爬行走路的意愿就比较强烈。而较胖的宝宝可能因为身体的负担太重,所以显得有些裹足不前。

  两大外在因素:

  环境

  即使宝宝准备好了要爬,但是照顾者经常给予活动空间的限制,例如经常坐学步车、被抱着或背着等,因此宝宝体验爬行的乐趣就被剥夺啦。

  教养

  指的是父母亲或照顾者的观念,因为有些人认为人类是行走的动物,“爬”只是一个过程,略过爬行之后还是会走路。而有些父母则认为爬行非常重要,所以会鼓励、诱导宝宝去爬行。

影响宝宝爬行的因素

▎宝宝学爬的小技巧

  方法1用小席子

  准备:小席子。

  方法:把家里的小席子卷成圆状。(席子有弹性,方便展开),让宝宝趴在席子上,将席子一边压在身下。妈妈推动席子,让宝宝随着席子的展开而朝前爬。

  方法2家长帮忙

  准备:让宝宝趴在地上或床上。

  方法:一个人在宝宝前面,一个人在宝宝后面。前面的人牵宝宝的右手,后面的人就推宝宝的左脚,可相反进行。

  方法3亲子互动

  这个游戏需要在大人的床上来玩的。妈妈躺在床上,让您的宝宝趴在一边,而爸爸在妈妈的另一边,这时可以爸爸牵宝宝右手,妈妈辅助推宝宝左腿,反之亦然,这个游戏能够协助宝宝从自己的那边爬到爸爸这边来。相信这个亲子互动游戏一定会很有趣的,也加强了宝宝排除困难的能力。

  方法4用毛巾毯

  让宝宝趴在床上,用毛毯兜住胸腹部,爸爸把毛毯提起,妈妈推动宝宝左手、右脚,前进一步后,换推动宝宝右手、左脚,轮流进行,训练宝宝手、膝爬行,在训练中要注意适时休息,并要多给宝宝鼓励。可以在目的地摆放宝宝喜欢的玩具或物品,促使宝宝努力往前,并保持对这个练习的兴趣。

影响宝宝爬行的因素

▎宝宝爬行时应注意的安全因素

  孩子会爬了,看到孩子一天天长大,又学会了新的本领,父母的喜悦心情无法比拟,但此时更应提醒父母要注意爬行的安全和卫生。爬行运动有赖于骨骼肌肉的发育。

  动作发育的规律之一是由正向反的发展,如先学会抬头,再学会低头,先学会向后爬,再学会向前爬;

  动作发育的规律之二是由不协调到协调,如当婴儿要去抓一个东西时,一开始他又瞪眼,又使劲,费大力气才抓住,抓住后又不会放开手指,以后便会很自如地完成这些动作。

  而这么大的孩子是见了什么东西都抓一把,往往稍一疏忽,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初练爬行时,若在床上练习爬,床的面积不大,孩子很可能后退摔在地上。为了不限制孩子爬行活动,家长应当把屋子地面打扫干净,铺上地毯、棉垫或塑料地板块,创造一个有足够面积的爬行运动场,这是防止孩子坠落地上的好方法。

  这么大的孩子,不分好歹地把碰到的东西往嘴里塞,万一把纽扣、硬币、别针、耳钉、小豆豆等吞下去,就会有危险。因此,屋子里各个角落都要打扫干净,注意卫生清洁,任何可能发生意外的东西都要收拾起来。大人吃的药、抽的香烟、化妆品都要锁起来或放在孩子爬不到、摸不着的地方。

  孩子因好奇可能把小手塞进电源插座内,而发生触电危险;也可能将塑料口袋套在头上导致窒息,因此,练习爬行时,家长要守候在孩子的身边,室内的电线要绝对安全,不能破损或漏电,电插座用胶布包好等。

  还有一些是想不到的危险,如放在桌上的热水瓶、茶具、花盆、热的饭菜等,尽管孩子够不着,但他有可能抓住拖到地面上的桌布,把桌布上面的物品拉下来,砸着孩子或烫着孩子,家长更应注意预防这种类型的危险发生。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