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不会说话怎么办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防治对策

时间:2017-06-01    作者:小鑫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宝宝会出现语言发育延迟的现象,让家长们很是担心,其实宝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很多,需要家长们多加注意。那么,大家知道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防治对策有哪些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防治对策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防治对策

  语言发育延迟的原因

  可能是遗传因素所致,如脑损伤或脑功能不足等。

  父母对孩子缺乏语言训练,特别是在口语学习关键期1-3岁时未进行适时语言训练。

  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孩子不用开口只用手一指就立即给予满足。比如,孩子想吃苹果用手一指或看一下,就立即把苹果送到孩子手上。

  父母工作忙,孩子由老人或小保姆照看。由于缺乏科学育儿知识,他们只管吃饱喝足或不生病,很少与孩子用语言进行感情交流,使孩子失去了语言学习的机会。

  特别提示:

  当发现孩子比同龄孩子语言发育慢及早带去医院检查,如果仅是由于个体差异而说话晚一点,2岁以后才慢慢说话,智力发育及其它方面均正常,父母就不必惊慌。只要及时加强语言训练,随着年龄增长孩子逐渐会获得语言能力。但如果是因孤独症、选择性缄默症、精神发育迟滞、聋哑症等疾病引起,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防治对策

  加强语言训练

  孩子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就是模仿。因此,成人要多和小儿说话,训练小儿模仿成人的语言发音,要鼓励小儿敢说话,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

  多给予刺激促使孩子讲话

  比如,开始要孩子喊“妈妈”,如孩子不喊妈妈,妈妈应微笑点点头,如再不喊妈妈仍用微笑点头以示意,最后,孩子突然喊“妈妈”了,就应热情地拥抱或亲吻孩子。这样,就会使孩子体验到喊“妈妈”得到的疼爱,调动起说话的兴趣和积极性。

  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

  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会使孩子的生活丰富起来,眼界开阔了,见识广了,自然就有说话的要求了。如果再配合语言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相应地得到很好发展。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防治对策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防治对策

  2岁宝宝不会说话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孩子长到二三岁就能比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四岁时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语的口语了,到五岁以后能较清楚地复述听过的故事大意、看图说话或自己编简单的故事。正常情况下,发育晚的孩子与发育早的孩子相比有4-6个月的差异,超过这个时限,父母就要多加注意了。

  比如,绝大多数宝宝在2岁的时候能够说出比较完整的句子,而有的宝宝直到2岁仍然不会说话,但宝宝却显得非常聪明,说什么他都懂,而且让他做什么他都能做到,但就是不会说话,发音也不准。当他们有需求的时候总是用手来“比画”,最多配合一些简单的发音。

  宝宝不会说话,说话晚有哪些迹象?

  4个月大时:不会模仿爸爸、妈妈发出的声音。

  6个月大时:不会笑或大声叫。

  8-9个月大时:不会用声音吸引你的注意力;还没开始咿呀学语。

  满10个月时:对别人叫自己的名字没有反应,不懂怎么让你知道他是高兴还是烦躁。

  满12个月时:不会做挥手、摇头之类的肢体语言;还不能发出一两个声母(比如p、b等);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与你交流。

  满15个月时:不明白“不行”和“再见”之类的词,也不做反应;会做的肢体语言(比如摆手、指东西等)还不到6种;会说的词不足1~3个。

  满18个月时:连6~10个词都不会说;还不会用手指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天空飞过的小鸟或飞机。

  满20个月大时:会说的声母还不足6个。

  21个月时:不会回应简单的指令;不会假装和娃娃或自己玩(比如给自己梳头、给娃娃喂饭等)。

  满24个月时:不会把两个词连在一起;不知道常见家庭用具(比如牙刷、电话、筷子等)的功能;不会模仿别人的动作或学别人说话;不会按照要求指出身体部位。

  满30个月时:即使自己家里的人也没人能明白他;不会说简单的句子,不会问问题,也不能让陌生人明白自己。

  满3岁时:不会说短语;听不懂简短的指令;对和其他孩子交流不感兴趣;和爸爸或妈妈分开时特别困难。

  满3岁半时:经常不能把话说完整(比如不会说“回家”,只会说“回”)。

  满4岁时:说话还经常结巴;基本上还是不能让别人完全听懂他说的话。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防治对策有哪些?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在上文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2岁宝宝不会说话怎么办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到大家。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