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应对宝宝的微笑和发声

时间:2016-02-27    作者:起跑线小编
 

  两个月左右的宝宝已经非常好玩,非常活泼了。只要一睁开眼睛,就四处乱瞧,手舞足蹈。如果发现妈妈在身边,往往会更加兴奋,手脚乱蹬,甚至似乎会有意无意地微微一笑。妈妈们通常的反应就是:大家快来看呀,宝宝会笑啦!”新手妈妈们这时候通常会兴奋异常,宝宝会笑了,这可是一件大事,得让全家人都知道,所以妈妈们往往开始四处报喜。当然,这珍贵的一刻如果能永久保存就更好了。

  于是,妈妈们便会迫不及待地去寻找照相机、摄像机什么的帮宝宝拍照或者录影留念。但是,妈妈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宝宝的微笑是他与您情感沟通最好的方式,甚至他的手脚乱蹬 也是如此。宝宝其实是在给妈妈提出更高的要求:你要陪我好好玩,多和我说说话,而不是忙着找相机给我拍照留念。

  在这段时间,妈妈最重要的是应该经常出现在宝宝面前,微笑着与他说说话,还可以 用色差鲜艳的小玩具逗逗宝宝,总之让他心情愉快。经常与宝宝进行这种“情感交流”,对宝宝的身体、智力以及心理发育都非常有益。

  所以,新手妈妈们要记住:笑对于宝宝来说,是和成人交流的第一步,有助于智力的发展。经常对宝宝微笑,特别是当他看着你的时候,这对于大脑发育是一种良性刺激。

  当宝宝长到四到七个月的时候就更逗了,不仅小身子更加灵活了,小舌头也跟上了弹簧似的,有时还会“咿咿呀呀”地叫个不停。这时候妈妈们通常反应就是:“叽里咕噜说什么呐,自言自语呀,不理你。”宝宝说的话妈妈们都听不懂,加上每天工作、育儿、家务活忙都忙不过来,所以很多时候就让宝宝唱唱独角戏,由他自己 “咿咿呀呀”地说话。其实,这个时候的宝宝对声音是很好奇的,无论听到什么都好自己用小舌头模仿着发音。所以这个阶段妈妈们一定要多与宝宝交流,而不要让他唱独角戏,使他减少说话的兴趣。这点不仅关系到宝宝以后的语言能力,而且对宝宝以后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妈妈们一旦听到宝宝第一次发声,就可以和宝宝做发声游戏:与宝宝“咿咿呀呀”地一唱一和,妈妈的模仿会激起宝宝更大的兴趣,从而不停地练习发音。当发现宝宝会发 等等韵母时,妈妈们就要乘机在前面加上声母示范。比如,当他说“啊”时,可以教他念“妈”、“爸”。

  所以妈妈们要记住:在这段时间应该注意多与宝宝语言交流,不论在干什么或者拿什么东西都可以用规范的语言说给宝宝听,当然节奏可以放慢一些,以方便宝宝学习。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