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育儿资讯都说宝宝1岁时要穿鞋子了,其实无论是穿鞋子、如厕、吃饭、还是入园、入学,都不应该按照宝宝年龄作为标准,而是应该以孩子实际的能力发展为参考。虽然所有人类的宝宝都遵循其特定的发育规律,但是个体发育差异仍然是存在的。因此宝宝应该在走稳后才需要穿鞋。
如何判断我们的宝宝是否走稳了呢?
1、宝宝的小手可以自然放下,手臂不需要像企鹅一样张开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2、当地面略略不平时,宝宝可以没有明显暂停下来调整身体的平衡。
3、宝宝的小脚不再紧扣地面或是用脚的侧面或前掌作为落脚点。
王荣辉老师曾经指出,一般经过充足爬行(至少爬行500个小时)的宝宝只需要几天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走得很稳了。
为什么一定要等到走稳了才可以给宝宝穿鞋子呢?
那是因为鞋子可能:
1、鞋子阻碍脚底获取地面信息:
宝宝的脚底有很多的神经末梢,过早就穿上鞋子或脚套,会部分或全部的阻断这些末梢神经获取地面的信息,导致宝宝的大脑无法根据实际路面情况调整落脚点和重心。信息的直接接收,让宝宝只习惯于鞋子或脚套的感觉而对新环境产生“不适”。
2、鞋帮过硬损伤脚踝
如果宝宝的鞋帮过硬,脚踝周围的肌肉无法更好地保护宝宝的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