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生儿的父母通常都不清楚溢奶、吐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宝宝吃完奶后,不知道是否要继续拍打至打嗝,爸妈们要知道,打嗝对于溢奶、吐奶是没有太大的帮助的。
溢奶、吐奶是一种生理现象
溢奶
定义:通常幼儿喝的奶水从嘴角溢出来,称之为溢奶。
原因:出生不久的正常婴儿都会有这样轻微的现象,这是由于生理性的食道下括约肌闭锁不全。人类的食道与胃之间有个括约肌,宝宝的括约肌因其力道不够,才会使得食物容易从胃逆流而上。
吐奶
定义:如果是从嘴巴以喷射式的动作喷出,就称为吐奶。
宝宝打嗝的时候,喝下的奶液从胃倒流到口中然后吐出,如果量不多的话,这种情况就叫做溢乳。如果吐出的奶液量多或是速度快,甚至喷射而出,就称之为“吐奶”。由于口腔和鼻腔是相通的,因此呕吐奶液的时候也常会从鼻孔中喷出。当宝宝出现溢乳或吐奶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是往往会不知所措、手忙脚乱。这种情况发生得多了,爸爸妈妈的担心就更大了。
和大人相比,宝宝的食量其实是相当大的,他们每天所吃进去的东西的量相当于大人的两倍。但是宝宝的胃容量较小,食管较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而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内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较差,以上种种生理特点是引起新生儿易呕吐的原因。另一方面,宝宝吃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或是用的奶嘴太小,宝宝在吃奶的时候用力吸吮,空气容易跟乳汁一起进入胃内,这样一来宝宝打嗝或是身体晃动的时候,吃进去的乳汁就容易被吐出来了。
溢乳与吐奶的最大差别在于吐奶有很明显的呕吐动作,属于一种病态,通常会持续并且次数逐渐增加,甚至会引起体重降低或是其他严重问题(如胃幽门狭窄或十二指肠阻塞等)。而溢奶则是因生理性的胃食道括约肌关闭不良引起,出生一个月内大部份宝宝或多或少均会出现轻微的溢乳,随着时间推迟,三个月过后会逐渐好转。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在4~6个月大期间,宝宝溢奶、吐奶现象就会减缓,尤其在6个月大后,父母会开始添加辅食,如米糊等,这些食物能增加奶水浓度,变得黏稠,溢吐现象自然就会减少。父母这时可放心,溢奶、吐奶单纯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一种症状,身体状况会随着年纪增长而自然缓解。
如果宝宝体重增加良好;没有呛到造成吸入性肺炎;不会每次呈喷射状,或是愈喷愈厉害,大都可以放心。
宝宝每餐都会吐。甚至在初期一个月有时溢有时吐,并且频繁出现,就要尽快就医了。因为孩子可能是有先天性障碍,须进行超声波检查并同步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