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腹泻的家庭按摩法 注意手法轻柔

时间:2016-06-23    作者:小鑫

  婴儿腹泻是什么呢?一般来说是一种大多发生在0~2岁婴幼儿身上的肠胃功能紊乱急性病,即婴儿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拉肚子和呕吐。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引起婴儿腹泻的原因多种多样,症状也各不相同。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婴儿腹泻的家庭按摩法,让父母在家中也可为宝宝悉心护理按摩。

婴儿腹泻的家庭按摩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导致婴儿腹泻的原因

  1.胃肠炎

  胃肠炎是婴儿腹泻的常见原因,因轮状病毒等其他病毒入侵肠道和胃从而发炎。暮秋和初冬是轮状病毒的横行时期,如果宝宝在这段时期腹泻、呕吐、发低烧、胃部肌肉抽搐,那么很有可能是感染了这种病毒,又发了胃肠炎。

  2.细菌感染

  没有熟透的肉类中带有一种叫大肠杆菌的细菌,如果食用了则会使宝宝严重腹泻。当宝宝粪便中出现脓血,腹部疼痛,发高烧时,一定要立刻就医。虽说因细菌感染而发生的腹泻有部分可以自己痊愈,但情况严重时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3.寄生虫感染

  多多注意卫生方面的细节,对不良习惯坚决说“不”可以大大减少腹泻的概率,多洗手多换尿布不仅可以阻止细菌的传播,还可以减少寄生虫的感染。要知道,寄生在肠道内的梨形鞭毛虫很容易引起宝宝腹泻,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注重对宝宝的身体清洁工作,防止寄生虫传播感染。

  4.抗生素

  有的宝宝对抗生素是过敏的,如果宝宝在使用抗生素治病的期间发生了腹泻,则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对抗生素过敏。此时,可以询问医生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5.果汁过量

  果汁的果糖含量过高,寒性偏多,对小朋友的肠胃可能造成刺激作用,从而使孩子腹泻,大便稀薄。新生儿在半年之内是不被允许喝果汁的,即使满了半年,也要根据身体状况、接受能力等因素酌量增添。如果小朋友的果汁摄入量偏多,就要采取行动对其进行控制了。

  6.配方奶粉

  配方奶粉关系到宝宝的身体健康,因而品牌的挑选和冲调都要认真对待,在做出选择前先对其进行了解。爸爸妈妈可以在买之前先带宝宝去看看医生,确定奶粉的品牌,了解注意事项。在冲调前,器具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冲调时要按照配方进行准确的调配,否则宝宝很有可能因此而腹泻。

  7.季节干燥

  干燥寒冷的季节为轮状病毒的散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因而爸爸妈妈在秋冬季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小朋友腹泻的问题,帮助宝宝正常健康消化,调理强健肠胃功能。

  8.牛奶、大豆过敏

  有的新生BB的食物是以配方奶为主,那么在喂奶时要先注意观察其是否有过敏现象。如果发生呕吐、腹泻,则有可能是对配方奶中的牛奶、大豆等成分过敏。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要再让宝宝食用这些原料制作的食物了。

婴儿腹泻的家庭按摩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婴儿腹泻并发症

  1.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一方面,宝宝身体内的水分、钾、钙、铁、磷等无机盐随着腹泻一起流失,另一方面宝宝胃肠功能被破坏导致厌食。若长时间处于这样的不良状态,就容易引起脱水并打破体内电解质的正常状态造成钾、钙、钠、镁离子含量偏低或偏高的电解质紊乱。表现为皮肤干燥、抑郁、昏厥、抽搐等。

  2.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通常是因为感染病毒而得,其中引起肠道感染的病毒则为最常见的一种。所以,虽然只是宝宝腹泻,但也有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的隐患。一旦病毒入侵心脏,情况严重则会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甚至休克、猝死。所以爸爸妈妈不能大意,一旦宝宝发烧、头痛、胸闷、心悸就要送往医院,防止病情继续加重。

  3.肠套叠

  2岁以下的婴儿是发生原发性肠套叠的主要群体。当宝宝腹泻时,肠道就容易处于高频率的活动状态,导致肠道蠕动紊乱,没有规律,从而导致肠管一节套一节,阻碍了肠道中食物的正常吸收与通行。这样的恶性循环必然对宝宝不利,容易使宝宝呕吐、腹痛、排泄物带血等,爸爸妈妈要多加注意。

  4.营养不良

  在宝宝腹泻期间,宝宝的进食量难以控制,营养不良往往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食物的摄取量偏高则会导致暴饮暴食,偏低则会吸收不足,长时间如此,宝宝的身体就会处于营养不良的亚健康状态。导致一系列不利于宝宝正常发育的后果,如精神不振、发育缓慢、心理偏激等,当身体的体抗力下降,各类疾病也随之缠上身。

婴儿腹泻的家庭按摩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婴儿腹泻的家庭按摩法

  1.揉腹法。家长可以把手掌摊开,放在宝宝的腹部,逆时针轻揉50下左右,或者2分钟左右。这个按摩手法可以让孩子止住腹泻,同时促进肠胃功能润化。医生提醒,一定要逆时针,也就是要逆着肠子的方向揉动。

  2.推背法。方法要领是顺着宝宝的脊柱由下往上搓,一直搓到皮肤微红发热为止。小儿腹泻伤经液,气血经液同源,所以要给宝宝补气血。脊柱属中医督脉,主一身之阳,推背可以补阳气,健脾补肾,增强孩子抵抗力。

  3.推上七节骨。用拇指侧面或者食指、中指指腹,从宝宝的骶骨(尾椎)出往上推,直推到腰部,即命门(督脉穴,第二腰椎下凹陷中)处止。推拿时,手法可以稍重一些,推到皮肤发热为适度。这是比较好的止泻手法。

  4.揉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家长可以用右手拇指指腹顺时针旋揉宝宝手掌大鱼际,次数在50次左右。按揉这里,可以健脾促消化,增强肠的蠕动功能,让宝宝的肠功能更好。

  5.补肾。家长按住宝宝的小拇指最外面一节的指腹,顺时针旋推,150~300次。在这里,是宝宝肾经的反应点,肾主水,所以推拿此处可以补肾水,防治宝宝因腹泻而发生脱水的情况。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