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大便次数较多,一天排便2—5次。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会减少到每天1—2次。所以,帮助婴儿顺利排便很重要。对于喝母乳的婴儿来说,一般不会有消化不良、便秘的问题。但是吃奶粉的婴儿,却特别容易出现便秘、大便干硬的情况。那么吃婴儿奶粉便秘后该怎么缓解呢?让育儿小编来为各位妈妈介绍吧。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如何缓解奶粉便秘
1、多喝水:对4个月以上的婴儿,增加喂水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便秘的问题,能防止婴儿因为水分摄入少而干燥,导致上火,并加重婴儿的便秘。喂水的时候选择在两次喂奶粉之间,尽量不影响婴儿食量。
2、蔬菜汁、水果汁:通过食用副食,增加肠道内纤维素的数量,刺激肠胃蠕动的方式减缓婴儿便秘的情况,做好饮食的营养均衡,保证奶粉与副食的比例。
3、去火饮品:针对奶粉上火而引起的便秘,会有去火类饮品,可以给婴儿饮用,进而减缓便秘,其中需要根据婴儿的适应能力及体质做好观察,防止因为去火产品导致腹泻,而影响婴儿的营养吸收。
4、按摩法:通过轻轻按摩的方法,以外力辅助的方法促进婴儿的肠道蠕动,并且通过每日排便习惯的养成,有意识的让婴儿主动排便,减少排泄物在肠道内存留的时间,防止便秘加重。
5、开塞露:通过药物或者肥皂的方法刺激婴儿排便,不过开塞露药物需要谨慎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止婴儿对药物依赖,而导致排便困难,需要婴儿养成排便的快感,而不能只是依靠药物。
6、疾病排除法:有些便秘是因为疾病原因导致,此时需要去医院给婴儿做检查,通过医生诊断的方式解决婴儿便秘的问题。
以上方法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婴儿奶粉便秘的问题,也可以考虑通过更换奶粉的办法,毕竟奶粉的种类很多,婴儿对不同奶粉的适应能力不同,遇到上火的时候,可从以上办法做尝试,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则需要做细致的检查,有医生来找出便秘的真正原因。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如何避免奶粉便秘
喂养奶粉就大便干硬、便秘的问题避无可避么?在选购奶粉时,最好先仔细研究配料表,尽量不要选择酪蛋白含量高、饱和脂肪酸为主的配方奶粉。在婴儿出现便秘时,妈妈就应该要减少喂奶量。另外在冲调奶粉时,不要冲调过浓,两顿奶间最好给婴儿喝些水或果汁(如橙子半个挤汁,加等量温水),在奶中加一勺糖也能有效缓解便秘。
对于小一点的婴儿,可以喂点益生菌,改善宝宝肠道功能,缓解便秘十分有效。4个月以后,当婴儿已经能吃泥状食品或固体食物时,按时给婴儿添加果泥、菜泥、碎菜等较大颗粒的食品,1岁以上的婴儿可以适当地添加粗粮,补充粗纤维的摄入。另外,婴儿辅食中富含B族维生素,具有恢复肠道肌肉张力的功效,有助于婴儿通便。
●吃奶粉的婴儿便便怎样才正常
如果婴儿吃的是配方奶,那么大便通常呈淡黄色或土黄色,比较干燥、粗糙,如硬膏样,常带有难闻的粪臭味。如果奶中糖量较多,大便可能变软,并略带腐败样臭味,而且每次排便量也较多。有时大便里还混有灰白色的“奶瓣”。
但如果婴儿的大便有硬结块,恶臭如臭鸡蛋味,则说明婴儿蛋白质摄入过多或蛋白质消化不良,这时妈妈要学会采取应对措施;如果婴儿的大便呈黄色,且粪与水分开,大便次数增多,说明婴儿消化不良,也就是摄入的糖分太多。因为糖分过度发酵使婴儿出现肠胀气、大便多泡沫、酸味重,妈妈应该限制糖的摄入量,适当控制淀粉的摄入量。如果婴儿肠道受感染,大便会呈溏薄或水样的粘液便,且脓性腥臭,这时需要带宝宝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