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饮食问题宝爸宝妈们不容忽视,面对刚刚出生的小宝宝,宝爸宝妈们应该要严格地把控好他们的吃奶量,既不能让我们的宝宝饿着,又要防止小宝宝吃过量。不然对宝宝的身体伤害很大,饿着,对胃损害很大,吃过量,对胃损害也是很大。那么,不同阶段的婴儿吃奶量的正常标准是多少呢?一个月婴儿奶量是多少呢?宝宝不爱吃奶怎么办?下面大家跟着育儿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图片来源于华盖
●婴儿吃奶量
怎么才知道宝宝吃奶量是否足够呢?只要掌握好以下五点,就知道哺乳量适宜不适宜了。
1、哺乳次数。出生后头1—2个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排泄。每天换6块以上湿尿布。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睡眠。能够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不哭闹能够深度睡眠表示孩子已经吃饱。
4、体重。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5、神情。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小眼睛闪亮,反应灵敏。
●一个月的宝宝吃奶量
按需喂养是一个月宝宝喂奶遵循的原则,宝宝能吃多少就喂多少。
1、母乳喂养
如果妈妈的乳汁十分充裕,最好是用母乳来喂养,只要按需哺乳就好了,母乳喂养的话,宝宝会每周体重增加在150克左右。一般来说,如果母乳充足,喂养方法正确,宝宝吃饱后就会安静入睡;如果哭闹,应现查明原因,不要盲目喂奶。
小儿不只是饿才哭,哭是小儿表达不适的方式,是本能的情绪反应,放小儿感到不适、饥饿、口渴、纸尿裤湿了、太冷太热、疼痛、生病等都会哭闹,不能一哭就喂奶。小儿若是饥饿性哭闹,妈妈用手触摸小儿面颊或口唇时有觅食反应,吃饱后安静入睡,如喂奶后仍然反复哭闹不安,或有其他异常表现,硬性到宝宝是否生病了,必要时应去医院就诊。
图片来源于华盖
2、人工喂养
刚生下来的宝宝每次要喂30-60毫升,一天大约6-8次。随着生长天数的增加,每次给宝宝的奶量要增加到60-90毫升/次,喂的次数逐渐减少。但是这种数据仅仅只是参考,如果宝宝闹着要进食,你还是要喂他,让他吃饱。在喂奶后,还要喂水,两次奶之间喂一次水,量不宜太多,不要影响到宝宝的吃奶量。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1岁以内的宝宝每一天的能量供给为95千卡/千克体重。你可依根据宝宝体重和100毫升配方奶中所含有的热量, 计算出1天的奶量。每100毫升标准冲调后的奶液能提供多少热量,你可以在宝宝配方奶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里找到。以100毫升奶液能提供67千卡(即 280千焦)热量的配方奶为例。计算后,体重为3千克的宝宝,每24小时需要喝约425毫升配方奶;体重为5千克的宝宝,每24小时需要喝约710毫升配方奶。
3、混合喂养
补授法,即是先母乳,接着补喂一定量的配方奶粉,适用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期特点是,宝宝先吸允母乳,使妈妈乳房按时收到刺激,,保持乳汁的分泌;每次喂母乳不足时再用其他奶或代乳品不足不够的量。一般可选择在妈妈下奶量最少的时候,一般是下午4-6点,单独增加一次牛奶或者是配方奶粉。每次加120毫升左右即可。
混合喂养不论采取哪种方法,每天一定要让宝宝定时吸允母乳,补充的奶量及食物要足,并且要注意卫生。同时还应注意一下几点:
(1)每次哺喂时,要以母乳为主,不管妈妈是否奶水充足。
(2)混为喂养的奶粉要严格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为宝宝调制,不要随意增减量或者浓度。
(3)混合喂养的宝宝,应该在两餐之间适当地补充水。
补充:在宝宝出生一个月后,就要开始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妈妈要常常抱宝宝到室外去晒田阳,或者是每天给宝宝添加维生素D,同样的主要不要过量。从1滴逐渐增加到每天5-6滴即可。
其实,对于一个月的宝宝不要刻意的强调宝宝该吃多少,该怎么吃,不要这样,强迫宝宝多吃其实没有好处的,半岁以内的宝宝都是按需哺乳,饿了就吃,吃饱就睡。只要精神好,尿尿,拉屎都正常,发育正常,不哭不闹就是比其他宝宝吃的少也没有关系的,不需要太刻意追求吃奶量,每天的饮食只要满足他的需求就可以了。建议父母最好还是根据自己宝宝的胃口情况来不断调整,尽量适量多餐,预防吐奶。只要宝宝不哭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