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哭闹的原因 生理性跟病理性

时间:2016-07-19    作者:小鑫

  宝宝哭闹是经常的事,哭闹是婴儿独特的语言,因为他们年龄还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情绪,只能是哭闹。因此,爸爸妈妈们要了解婴儿哭闹的原因,并及时给予解决,帮助宝宝止住哭闹。哭闹也分生理性跟病理性,下面就告诉家长们婴儿哭闹的原因。

婴儿哭闹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华盖

●婴儿哭闹的原因

  一、生理性婴儿哭闹

  生理性婴儿哭闹的特点为无疾病时的哭声常常由轻逐渐转响,哭声洪亮,去除了因素后哭声停止,多数由生理性原因引起。

  1、饥饿、口渴

  由饥饿引起的以3个月以内的婴儿为多见,如母乳不足,奶粉冲得过稀或二次喂奶时间间隔太长。夏季天气炎热。出汗多,若不及时补充水份可因口渴而哭闹。

  2、湿、痒、冷、热

  尿布湿后没有及时更换是引起哭闹的常见原因。过冷、过热可使婴儿不适。面部或躯体皮肤的湿疹,在热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痒而引起哭闹。小虫叮咬后局部奇痒。

  3、衣着不当

  新生儿包扎过紧或衣服大小限制活动或影响呼吸;内衣薄,外面穿着粗毛衣,可因毛线刺激皮肤而引起不适。

  4、大小便前

  经过训练的婴儿,常常以哭泣来表示想要大便或小便。如有的婴儿于半夜因膀胱充盈,在熟睡中突然哭叫表示要解小便。

  5、周围无人

  婴儿睡醒后发现周围无人而感到寂寞,以哭的方式吸引亲人与他作陪。

  二、病理性婴儿哭闹

  病理性婴儿哭闹的特点为哭闹剧烈,时间长,哭声尖或特别低沉,哭闹常与某些症状或体征同时出现。

  比较常见的疾病有:

  1、口腔溃疡

  多数在喂奶或进食,尤其吃热的食物时出现哭闹,常伴流口涎。

  2、鼻塞

  有鼻塞的婴儿因饥饿而哭,吃奶后立即停止,然而因鼻塞而影响呼吸,必需停止吸吮而用口呼吸,又因吃不到奶而哭闹,形成哭哭吃吃,吃吃哭哭的局面。

婴儿哭闹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华盖

  3、脑部疾病

  新生儿颅内出血或脑膜炎时出现一阵阵尖叫样啼哭声,音调高,哭声、急而无回声。大一些的婴儿在脑膜炎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高压时因头痛而哭闹。同时用手击打头部或撞头于墙壁或木门上。

  4、中耳炎

  外耳道疮肿。吃奶时当耳朵贴到母亲身体时或者牵拉婴儿耳朵时出现哭闹。

  5、皮肤摺溃烂

  当摩擦腋下、颈部、腹股沟处皮肤时出现哭闹。

  6、蛲虫病

  蛲虫于夜间爬出肛门口排卵,刺激肛门周围及阴道白而引起奇痒,无法人睡,这种哭闹常常发生在半夜。

  7、泌尿道感染

  如尿道口炎、膀胱炎于排尿时因尿痛而哭。

  8、肛裂

  排便时哭叫,往往大便坚硬干燥,同时有鲜血滴出。

●婴儿哭闹不止

  婴儿哭闹是一种本能反应,婴儿通过这种方式来向身边的妈妈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与父母交流的方式和对内外环境刺激与要求的特殊语言,也是主要的活动和锻炼。婴儿哭闹不止主要是指婴儿哭闹持续不停止,哭,可以使婴儿胸廓和腹部的活动加大,使喉部发育加快。

婴儿哭闹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如何辨别婴儿哭闹的含义,妈妈也要懂得。婴儿哭闹不止主要分为两种,包括病理性婴儿哭闹不止和非病理性婴儿哭闹不止。非病理性婴儿哭闹不止包括“冷、热、饿、尿、便、困、怕”等;病理性婴儿哭闹不止指异常的啼哭,如感染,疼痛等。

●婴儿哭闹好吗

  婴儿哭闹是婴儿和家人交流的主要方式。婴儿哭闹好吗?从某种角度分析,婴儿哭闹时一种健康表现,那是婴儿告诉妈妈,他需要你。如果做妈妈的能读懂婴儿的哭闹、姿势和平常的行为,那么妈妈和婴儿的关系一定会更加亲密。在婴儿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应该学着倾听婴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倾听就是妈妈要集中注意力,用观察的心态去倾听,而不是以焦急忧虑的心态对待婴儿。

  婴儿啼哭时,闭眼张嘴、双臂伸屈,两腿乱蹬,是一种良好的健身运动,不仅锻炼了神经肌肉的功能,而且增加肺的扩张,加大了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同时,加速了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另外,婴儿哭闹一般是由于饥饿、口渴、疾病、尿湿等到原因造成,因而妈妈应根据具体情况,查明原因,及时解决,这对婴儿的发育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