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牙时的口腔习惯 4种护理方法要掌握

时间:2016-08-02    作者:小鑫

  宝宝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就会开始长牙,在这个时期宝宝经常会口水流个不停,这是宝宝长牙时最显著的特点了,除此之外其实宝宝长牙期还会有一些特别的习惯,父母们应该了解这些习惯,并给宝宝相应的帮助,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宝宝的牙齿萌发,那么宝宝长牙时的口腔习惯有哪些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宝宝长牙时的口腔习惯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长牙时的口腔习惯

  1、吮指

  对于宝宝来说,吮指是一种自然和正常的需要。在宝宝前几年的生活中,相当大的满足感来自吮指,如果宝宝已经有吮指习惯,不应该遭到喝斥。如果这种习惯持续到4~5岁,就应该咨询儿童牙科医生有关这对口腔发育的影响,获得推荐的处理方法。

  2、安抚物

  安抚物并不是每个宝宝都必需的。争议在于拇指或安抚物是否是最好的,这由父母决定是否适合。如果觉得宝宝需要安抚物,应向儿童牙科医生或医生了解正确的使用方法,但要避免放糖、蜂蜜等在安抚物上来刺激宝宝使用。

  注意:

  摔倒、碰撞和挫伤在宝宝生长过程中属于常见现象,在宝宝12~18个月学习走路时,损伤到口腔和牙齿也是相当常见的,但是,如果出现出血不止的损伤、牙齿折断或牙齿脱出时,就应该及时去看儿童牙科医生。

♦宝宝长牙期间的护理

  1、按摩宝宝牙床

  父母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一下宝宝红肿的牙肉,如此可让宝宝觉得较舒适。

  2、准备冰冻、柔软的食物

  如果宝宝不愿意吃东西、没有胃口,则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较冰冻、柔软的食物。

宝宝长牙时的口腔习惯

图片来源于华盖

  3、给予适当“器具”

  在长牙时期,一般宝宝会喜欢咬硬的东西,为防止宝宝乱抓乱咬,父母可以为他准备固齿器;食用胡萝卜、苹果或稍有硬度的蔬菜时,父母须小心不要让宝宝咬太多而被噎到。平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拿到硬币、花生、小玩具等易吞入的东西,以避免宝宝将它们放入口中,不小心哽在喉咙。

  4、适时的呵护与关怀

  在刚开始长牙期间,宝宝更需要父母的呵护及关怀,如此可缓和宝宝的情绪,让宝宝感觉温暖与舒适。

♦宝宝长牙可能出现的异常症状

  1.乳牙早萌——诞生牙和新生牙

  宝宝出生时就有牙齿萌出,称为“诞生牙”。出生后1个月内,就有乳牙萌出,称为“新生牙”。诞生牙和新生牙多见于下颌乳中切牙。这些牙齿多数没有牙根或牙根短小,有的极度松动。由于诞生牙和新生牙有影响宝宝哺乳及脱落后被宝宝吸入气管的危险,所以常常被拔除。

  2.乳牙萌出过迟

  宝宝出生后1年内,萌出第一颗乳牙,均属正常范围。如果超过1周岁,甚至1岁半后仍未见第一颗乳牙萌出,超过3周岁乳牙尚未全部萌出为乳牙迟萌。

  3.萌出性龈炎

  是乳牙萌出时常见的暂时性牙龈炎。沿牙冠的牙龈组织充血,但无明显的自觉症状,随着牙齿的萌出而渐渐自愈。萌出性龈炎多是由于牙齿萌出时,牙龈常有异样感,使宝宝用手指、玩具等触摸或咬嚼,导致牙龈黏膜擦伤。

  4.萌出性囊肿

  乳牙萌出前,临床上有时可见覆盖牙的黏膜局部肿胀,呈青紫色,内含组织液和血液,有萌出性囊肿之称。一般不会影响牙齿的萌出,若萌出受阻,则需去除部分组织,使牙冠外露。

  乳牙萌出过程中,如果确实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建议家长进行临床专科咨询。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