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脚心朝向下方且脚掌完全着地,但有些宝宝却出现脚心向上、向内翻转的现象,这被称为“内翻足”,是一种发育性畸形。所以爸爸妈妈平时要注意了,如果长期给宝宝穿鞋太大,容易形成足内翻,影响宝宝健康。下面就一起来了解清楚什么是内翻足,有哪些症状。
图片来源于华盖
◆什么是内翻足
1.定义
它是一种脚部畸形问题。主要表现为:脚掌有向内收缩或者向内翻卷的情况,并且还可能出现跟骨内翻等问题。
2.发病率
新生儿有内翻足的可能性并不高,患病几率约为千分之一至千分之四点五;男宝宝的发病率是女宝宝的两倍;单侧内翻足发病率要高于双侧内翻足。
3.分类
内翻足有两类,分别是先天性和后天性。如果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那么诊断起来会比较容易,一般宝宝在出生后就可以发现其是否患有内翻足。另外一类是后天性的,此类诊断起来比较复杂,因为后天性可由脑瘫、脊柱裂、外伤等多种疾病引发,很难确定。
◆内翻足有哪些症状
主要症状为:前脚掌宽厚并且内收、脚趾蜷缩、跟骨窄小并且内卷,足部下垂并有空凹等。肌肉萎缩导致足部活动功能不健全,站立时主要依靠足背中外部用力,此部位负担会很重。
图片来源于华盖
◆内翻足的病因
中医解释:中医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孩子先天体质虚弱所致。
西医解释:胎儿发育有问题,胎位异常,肌肉与骨骼的生长不良等都会导致该问题。
◆内翻足的诊断治疗
幼儿腿部肌肉比较柔软,腿部各个结构都还没有完全成熟。可以在此期间,采取正确的按摩方法与及时有效的措施,让绝大多数的患儿重新恢复正常,其中松软型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治愈率最高。即便是治疗起来困难的僵硬型内翻足,长期坚持不懈的按摩也会帮助患足逐渐恢复健康。
幼儿时期是治疗内翻足的最好阶段,宝宝越小,腿部肌肉生长速度越快。而早期的治疗就是利用新生儿生长速度快的特点,对患儿的脚进行矫正。此外因为新生儿的脚比较松软,所以尽快治疗不仅更容易达到矫正效果,同时还能促进肌力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