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是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这主要是婴儿神经发育尚不完善导致的。当他们受到轻微刺激,如吸入冷空气,吸奶太快、太急时,膈肌就会突然收缩痉挛,引起快速吸气,出现打嗝现象。打嗝本身对婴儿的健康并无任何不良影响,没必要过分担心。一般婴儿3个月后,打嗝现象会自然好转。那么婴儿喂奶后打嗝该怎么处理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图片来源于华盖
♦婴儿喂奶后打嗝
一、喂完奶后要给婴儿拍嗝吗
当婴儿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气,所以就会造成胃部压力,出现溢奶、吐奶现象。因此爸爸妈妈应及时帮婴儿拍打嗝,把气体排出。只要减少了胃里的压力,自然就能够减轻吐奶、溢奶的情况和次数。
如果帮婴儿拍打嗝有困难,那么爸爸妈妈就应该将婴儿直立抱起,让婴儿趴在自己的肩上至少30分钟,然后将枕头垫高,让婴儿右侧躺下,这样可以有效地加快胃部气体的排空速度。
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在喂奶过程中经常给婴儿拍嗝,甚至在婴儿还没出现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因为暂时停止喂奶和不断改变姿势能减缓婴儿的吞咽,以及减少他吞进去的空气。
如果是人工喂养的婴儿,就每150ml拍嗝一次。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婴儿,就在换另一边乳房喂奶时,进行拍嗝。
图片来源于华盖
二、婴儿喂奶后打嗝怎么处理
1.先将婴儿抱起来,轻轻拍他的背部,然后喂一点奶或温开水。
2.抱起婴儿,用一只手的食指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地挠,一般到婴儿发出哭声,打嗝即会自然消失。这是因为嘴边的神经比较敏感,挠痒可以使神经放松,打嗝也就消失了。
3.将婴儿抱起,刺激足底使其啼哭,也能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
4.不要在婴儿哭得很凶时喂奶,防止因为婴儿吃得太急而将大量空气吞入胃内,引发打嗝。注意喂奶的温度和加强腹部保暖也是避免婴儿打嗝的措施之一。
三、母乳喂养的婴儿防止打嗝
哺乳时婴儿应处于斜坐位,以利于乳汁的下咽及空气的排出。乳母除最初几天处于半卧位外,宜坐在有扶手的矮椅子上,哺乳一侧的脚稍搁高。抱婴儿于斜坐位,让婴儿头肩枕在母亲哺乳侧的肘弯,用另一手食、中指夹乳晕两旁,手掌扶着乳房,使婴儿含住乳晕及乳头而能自由用鼻呼吸。注意一定让宝宝同时含住乳头和乳晕,以免只含乳头而吃进空气。
图片来源于华盖
四、人工喂养的婴儿防止打嗝
在用奶瓶给婴儿喂奶之前,须先洗净双手,取出消毒好的奶瓶、奶嘴,注意奶嘴不要随意放置,应竖直向上,一定不要弄脏奶嘴。将调好的奶倒入奶瓶,拧紧瓶盖。将奶瓶倾斜,滴几滴奶液在手背上,试试温度,感觉不烫即可。奶液滴落的速度以不急不慢为宜。
坐稳后,一只手把婴儿抱在怀中,让婴儿上身靠在你肘弯里,你的手臂托住婴儿的臀部,婴儿整个身体约呈45度倾斜;另一只手拿奶瓶,用奶嘴轻触婴儿口唇,婴儿张嘴含住,开始吸吮。
婴儿开始吃奶后要注意,奶瓶的倾斜角度要适当,让奶液充满整个奶嘴,避免婴儿吸入过多空气。如果奶嘴被婴儿吸瘪,可以慢慢将奶嘴拿出来,让空气进入奶瓶,奶嘴即可恢复原样,否则可以把奶嘴罩拧开,放进空气再盖紧即可。
注意婴儿吸吮的情况,如果吞咽过急,可能奶嘴孔过大,如果吸了半天奶量也未见减少多少,就可能是奶嘴孔过小,婴儿吸奶很费力。不要把尚不会坐的婴儿放在床上,让他独自躺着用奶瓶吃奶,而大人长时间离开,这样非常危险,婴儿可能会呛奶,甚至引起窒息。
给婴儿喂完奶后,不能马上让婴儿躺下,应该先把婴儿竖直抱起,靠在肩头,轻拍婴儿后背,让他打个嗝,排出胃里的空气,以避免婴儿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