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抵抗力会随着身体的发育逐步完善,不过在宝宝六岁之前,都处在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中,这个时期的宝宝比较容易生病。不过除了这种情况外,还有其他导致宝宝抵抗力差的原因。当宝宝的抵抗力不足以与外界抗衡的时候,是特别容易反复生病的。那么提高宝宝抵抗力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吧。
图片来源于华盖
♦提高宝宝抵抗力的方法
一、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能增加婴儿机体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可防止婴儿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可以说母乳是人生的第一次免疫,因此不要错过给宝宝母乳喂养的机会。
二、通过抚触来改善宝宝的血液循环
在自然分娩中产道收缩,挤压胎儿,是一种有益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出生后,母亲的身体接触,会让小婴儿有很大的安全感,可以促进宝宝的身体发育,对出生时体重较轻的早产儿尤其有益。抚触可以改善宝宝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并能增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减少哭闹,改善睡眠。
三、积极主动进行免疫预防接种
为宝宝预防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性疾病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如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等。父母们一定要按时为宝宝接种疫苗。
四、均衡饮食,有利于提升防御功能
孩子偏食,营养不均衡会造成抵抗力下降。肉、蛋、新鲜蔬菜水果品种尽可能多样,少吃各种油炸、熏烤、过甜的食品。
图片来源于华盖
五、不必过于干净以形成免疫记忆
免疫系统能对传染病原形成免疫记忆,万一再次遇上,可以很快将其消灭。如果你家太干净,孩子没有机会通过感染产生抗体,抵抗力反而减弱,并可能导致过敏和自体免疫失调。
♦宝宝抵抗力差的原因
一、患有先天性疾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发育不良等。
二、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如缺乏钙,锌,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均可导致宝宝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三、滥用抗生素。不管病情需不需要家长都给宝宝用抗生素,并多次更换,从而使病毒产生耐药性,打乱了人体的一些平衡。
四、擅自停药。宝宝患病后,疗程不够,家长擅自停药,发烧一退就停药,细菌长期处于隐伏状态,一旦受凉,容易引发疾病。
五、滥用激素。有些家长对发热机理不了解,恨不得吃一次药就能药到病除,还有一些医生不耐烦听家长的唠叨,或者害怕家长对自己不信任从而流失病员,就给宝宝使用激素。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抵抗力差的表现
抵抗力差的身体容易被感染或患癌症,如引发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疾病等。其深层原因是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力不健全。
当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或者免疫系统不健全时,下列问题就会反复发作:感冒反复发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哮喘反复发作、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肺炎反复发作、腹泻反复发作等等。
一、感冒、发烧成了家常便饭,天气稍微变冷、变凉,来不及加衣服宝宝就打喷嚏,而且感冒后要经历好长一段时间才能治好。
二、伤口容易感染。身体哪个部位不小心被划伤后,几天之内伤口就会红肿,甚至流脓,正常人很快就可以好,而宝宝却因此要拖许久;或者是宝宝的某个部位,比如臀部长个又痛又痒的小疖子,过几天头上又长了。
三、娇气的肠胃,一旦吃到生冷的食物或者是到外面的餐馆吃饭,接下来肠胃就会出现问题。
四、宝宝长得不高、不壮、不快,宝宝身体发育滞后,体重增长缓慢。而且宝宝智力发育水平低,反应慢。
五、宝宝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容易过敏,特别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或者是在寒冷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