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好发于婴幼儿,所以又被称为小儿麻痹症,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对小儿麻痹症这种疾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通过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本文详细解说了小儿麻痹疫苗的定义以及小儿麻痹疫苗的接种方式、不良反应等,详情如下。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儿麻痹疫苗的定义
小儿麻痹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的疫苗,也称为脊髓灰质炎疫苗。现在小儿麻痹疫苗有被使用的有两种疫苗,其中一种是我们常提到的“糖丸”,这就是一种是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而另一种叫做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这是一种用死病毒制成的疫苗。
♦小儿麻痹疫苗的接种方式
小儿麻痹有两种疫苗,口服的沙宾疫苗为活性减毒疫苗,注射用的沙克疫苗为非活性疫苗。这两种疫苗的效果都十分良好,而各有优缺点。
注射疫苗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是死菌疫苗,所以不会引起麻痹症状。口服疫苗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经由粪便排出,使得接触者也可以同样受到疫苗的作用。
国内就是基于这种扩大保护面的考虑,采用口服疫苗,它的缺点在于有可能引起小儿麻痹。接种的时间表,都是与DPT疫苗一起给予。以后如果小儿麻痹绝迹的话,就可能会改用注射用疫苗,以避免反而引起麻痹的副作用。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儿麻痹疫苗打几次
在初次接种小儿麻痹疫苗时,2月龄,3月龄和4月龄各服1次,连服3次是因为每剂疫苗中都含有Ⅰ、Ⅱ、Ⅲ型病毒,尽管在制造的过程中,三个型之间的病毒量配比已考虑到它们在肠道中的竞争感染能力,但仍存在着一定的型间的干扰作用。尤其是Ⅱ型对Ⅰ、Ⅲ型的干扰作用更为明显。所以在服用3次TOPV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接种小儿麻痹疫苗的不良反应
一般并没有什么反应,偶尔会有轻微的肠胃症状,但不能确定是因为疫苗所引起。接种口服疫苗后,约三百万人有一名发生麻痹的机会。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儿麻痹疫苗有效期
当宝宝从2个月开始就要服用糖丸,3、4月也各服用一次,到四周岁时加强。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服用疫苗后,即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性。第一年抗体稍有下降,大约下降1/3,三年内抗体水平趋于稳定。一项5年的随访观察,免疫后血清中和抗体滴度>1:10,5年后滴度>1:2者,Ⅰ型、Ⅱ型为98%,Ⅲ型为84%。还有一次随访4年研究,94%以上的儿童,Ⅰ、Ⅱ型中和抗体滴度在1:4以上,Ⅲ型为75%。在服苗后8年,仍有中和抗体可以检测到。一般认为有效保护期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