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可以听音乐吗 听音乐半小时内为宜

时间:2016-08-20    作者:小鑫

  很多妈妈应该都知道这样一句话:音乐使人聪明。音乐可以陶冶性情,音乐可以增强记忆力,音乐有助提高语言能力,音乐还能……不过令很多妈妈疑惑的是不清楚能不能给新生儿听音乐,因为担心新生儿听觉发育还不成熟,给他们听音乐的的话会伤害到新生儿的耳朵。那么新生儿可以听音乐吗?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为各位妈妈答疑吧。

新生儿可以听音乐吗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可以听音乐吗

  答案是,可以。

  一般以不要超过半小时为宜,且曲子不要频繁更换,比如这个月就听《小步舞曲》,下个月再给他听《摇蓝曲》,这样可以最大效率地增强婴儿的听觉记忆力,对他将来学习很是有帮助的。而且旋律越熟悉宝宝越是会喜欢上它,进而帮助他提升音乐欣赏力。还有就是将来听得多了以后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放特定的曲子可以让宝宝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例如早晨醒时放格里格的《晨曲》,晚上睡觉时放肖邦的《夜曲》。

  给新生儿听音乐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为了培养他稳定愉快的情绪,可在睡前听几首催眠曲,在他啼哭时给他一些轻快柔和的乐曲,二是进行听觉训练。研究证明,一个出生24小时的新生儿,当他啼哭时在他耳边摇几下响铃,他马上停止哭声,并睁开眼睛;一周的新生儿就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对新生儿来说,听觉比视觉刺激大,生下来就能听到声音,而且会作出反应。不要以为新生儿有时会因响声而"惊吓",就在屋里禁止出声,这样听觉刺激减少,会影响新生儿听觉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的提高。

  但是,听音乐不能代替成人的声音,也不能一直放音乐,应该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听几次,不间断的刺激就失去了刺激的意义。为了催眠放的音乐应该固定,可以形成条件反射,音乐的曲调要与婴儿的活动内容相符合。

新生儿可以听音乐吗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适合听什么音乐

  新生儿的音乐感受性处于朦胧阶段,所以,在给宝宝选择音乐时,无须从音乐的内容多加考虑,只要注意节奏缓慢、快捷,旋律的刚柔,音量的大小等方面,至于是西洋乐,还是民乐都无关紧要。但是诸如迪斯科音乐、摇滚乐等,切不可滥听,因为这类音乐对新生儿身心健康无益,甚至会产生损伤听力,惊悸心脏,钝化听觉敏感等负作用。

  新生儿有2/3的时间是睡眠,父母就可以从摇篮曲开始放给他们听。年轻的爸爸、妈妈可以通过摇篮曲的音乐,用轻声哼,伴着轻轻拍或慢慢摇,让新生儿边睡觉、边逐渐感受缓慢、安静、柔和的乐感。对新生儿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的过程是缓慢的,但是只要持之以恒,新生儿的音乐听觉一定会有所提高。

  另外,新生儿有天生感受节奏的本能,因为他们在胎儿期就习惯了母亲心跳的节奏,因此播放乐曲最好相似于心跳的节奏,且比较明快、舒展。

  注意:听音乐不能代替成人的声音,也不能一直放音乐,应该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听几次,不然不间断的刺激就失去了刺激的意义。为了催眠放的音乐应该固定,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新生儿可以听音乐吗

图片来源于华盖

♦婴儿听音乐过度或影响说话能力

  时不时让婴儿欣赏音乐,不仅可以安定情绪,而且可以陶冶性情。但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俄罗斯儿童心理学家的一项最新专题研究发现,1~2岁的婴儿如果每天听音乐过度,可能会影响正常学习语言的能力,还可能形成沉默、孤僻的个性。

  专家对200余名1~2岁的男女婴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每天听音乐两小时以上或经常连续听音乐两小时以上的孩子,学话往往较迟,学习语言的能力往往较差,发生语言障碍(发音不准或口吃)的比例也往往较高。

  事实上,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影响学习语言的兴趣和能力的种种负面因素,除去生理疾病、精神异常及意外事故外,最明显的就是听音乐过度了。更糟糕的是,人际交流不畅会滋生种种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久而久之,便可能导致性格古怪,甚至可能互为因果,形成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

  对此,专家至今尚未找到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但推测:过度"活跃"婴儿大脑负责音乐的部位,可致使负责学习语言的部位受"冷落",从而对其正常生长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