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后不久,妈妈将手指放在宝宝手心,宝宝就会下意识地握紧一些拳头,事实上抓握能力是宝宝的一种本能反应。孩子通过手的触摸对事物形成最初的认识,同时加强视觉和触觉的联系,促进智力的发展。不过这种能力仍然需要后天的锻炼才能越来越协调。那么,宝宝抓握能力的作用是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抓握能力
抓握是婴幼儿生活经常使用的动作,这可以帮助孩子们表情达意,让宝贝们得到更大的活动空间,最主要的是对触觉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1.信息的交流
婴幼儿难以通过畅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只能利用基本的抓握动作如拉衣角、用手指指等来传达自己的需求。
2.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
在宝宝肢体动作尚未完善的时候,宝宝一般采用的就是抓握动作。通常他们也会想办法扩大自己的活动空间,如用手去抓远处的东西、在地上到处爬等。
3.促进触觉发育
皮肤是触觉的终端感受器,宝宝的抓握动作能刺激到皮肤的神经末梢,是触觉刺激的一种。经常锻炼宝宝的抓握能力,能够刺激宝宝的触觉神经系统,使触觉系统发育完善。
图片来源于华盖
◆训练宝宝抓握能力的方法
抓握动作对宝宝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因此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来训练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1.手指训练
出生不久的宝宝手是紧握的,但他们已经具有抓握的反射能力。所以妈妈们要经常训练宝宝的手指。如经常轻轻地掰开他们的小手指,然后再一根一根地闭合。
2.采用按摩的方法
妈妈们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的手部、腹部等部位进行按摩。要经常刺激孩子指端,因为这个部位的神经最敏感,这种方法也能促进宝宝大脑皮层的发育。
3.采用物体刺激
宝宝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兴趣,所以妈妈要经常买一些玩具给孩子,或者让孩子经常在地板上爬行。当宝宝年龄大一些,可以带他们到外面走走,如摘花、树叶等。这些东西都能够使宝宝的抓握动作更加熟练。
图片来源于华盖
4.身体训练
当孩子能够在床上爬的时候,妈妈们可以训练宝宝仰和卧这两个动作。妈妈只需要让孩子平躺在床上,然后轻轻拉着宝宝的小手,让他们一起一卧。
5.游戏训练
当孩子1岁左右的时候,妈妈们可以带孩子做橡皮泥、垒积木、涂鸦等游戏,这些游戏能够训练宝宝的五指协调能力。
6.折纸
当孩子到了二到三岁的时候,他们手部动作的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改善。折纸的练习,能使宝宝的抓握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7.画画训练
三岁以后,孩子的肢体协调性已经形成,抓握能力已经完备。这个时候,妈妈们要让孩子学习写字和画画了,这样才能进一步巩固孩子的抓握动作,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