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热的急救方法 父母要掌握好

时间:2016-09-04    作者:小鑫

  什么是新生儿高热。新生儿高热是新生儿急重症之一。病情严重,变化迅速。及时而正确的处理是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所以爸爸妈妈平时照顾宝宝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要多了解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有效的预防这疾病。那么,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新生儿高热的急救方法。

新生儿高热的急救方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新生儿高热的急救方法

  1.当新生儿体温在38℃以下时,一般不需处理。当在38-39℃之间时,可将孩子襁褓打开,暴露在室中,通过皮肤散热降温,或枕冷水袋降温。

  2.对39℃以上高热的小儿,可用75%的酒精加一半水,用纱布蘸着擦颈部、腋下、大腿根部及四肢等处,方可退烧。

  注意事项

  1.对新生儿发热处理时,严禁吃小儿退热片、阿司匹林和APC等退热药品。临床上经常发现服退热药而引起新生儿青紫、贫血及便血、吐血、肚脐出血甚至脑内出血的现象,有的因不能及时抢救而死亡。

  2.在降温时必须注意,一旦体温下降就应去除降温措施,防止矫枉过正。

  3.在炎热的夏天,常因喝水太少引起发热,除以上处理外,每隔2小时给孩子喂5-10毫升白开水或白糖水,一般24小时内就可退热。

新生儿高热的急救方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高热的病因

  急性高热

  1.感染性疾病:

  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2.非感染疾病:

  暑热症、新生儿脱水热、颅内损伤、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

  3.变态反应:

  过敏,异体血清,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等。

  长期高热

  1.常见病:

  败血症、沙门氏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

  2.少见病:

  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结缔组织病。

  高热是一些疾病的前驱症状,引起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急性感染性疾病和急性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如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及皮肤感染等,后者主要由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血清病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疾病所引起。

新生儿高热的急救方法

图片来源于华盖

  生理反应

  发热是人体患病时常见的病理生理反应。不同的疾病,在发热时常有不同的其他症状,大体地说有如下几种情况:

  1. 发热伴寒战,可能是肺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或败血症等。

  2. 发热伴咳嗽、吐痰、胸痛、气喘等,可能是肺炎、胸膜炎、肺结核或肺脓肿。

  3. 发热伴头痛、呕吐,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4. 发热伴上腹痛、恶心、呕吐,可能是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等。

  5. 发热伴下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

  6. 发热伴右上腹痛、厌食或黄疸等可以是病毒性肝炎或胆囊炎。

  7. 发热伴关节肿痛,可能是风湿热或败血症等。

  8. 发热伴腰痛、尿急、尿刺痛,可能是尿路感染、肾结核等。

  9. 发热伴有局部红肿、压痛,可能是脓肿、软组织感染等。

  10. 间歇性发热伴寒战、畏寒、大汗等,可能是疟疾或伤寒等病。

  11. 发热伴皮下出血及粘膜出血,可能是流行性出血热、重症病毒性肝炎、败血症或急性白血病等。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