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家长们都知道,宝宝在长牙期间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这是正常的,其实不用太担心,只要做好皮肤的清洁与护理即可。但是,细心的妈妈发现宝宝在睡觉时也总流口水,而且还会打呼噜,妈妈就纳闷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宝宝睡觉流口水打呼噜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睡觉流口水打呼噜
宝宝晚上睡觉时,口腔松弛黏膜变多使得他们的气道变得更窄,所以打呼噜的现象更严重,因为我们都知道打呼噜就是气道过窄引起的。尤其在幼儿时期,因为宝宝鼻腔窄,在感冒时更易堵塞,此时宝宝就要用嘴呼吸,那么就会出现流口水打呼噜的现象。
Tip:妈妈还要注意宝宝是否有感冒或中耳炎现象,以防宝宝出现流口水打呼噜现象。
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妈妈可以这么做:
1.在宝宝鼻腔滴两滴生理盐水,使鼻涕变软,容易流出。
2.使用加湿器,使得宝宝鼻腔湿润,易于呼吸,减少流口水打呼噜出现。
如果宝宝出现打呼噜现象,那么给宝宝换个姿势,让气道变宽,或者让宝宝脖子稍微往后仰,这样打呼噜现象就会消失。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睡觉流口水怎么办
1.如果宝宝睡觉时流口水很严重,那么妈妈要做好清洁工作,尤其是宝宝口腔附近的肌肤,要每天用清水给宝宝清洁,以防止脸部、颈部出现湿疹。
2. 我们知道在唾液中含有细菌、淀粉酶等物质,它们对肌肤有刺激性作用。如果宝宝流口水,而爸爸妈妈没有精心护理,唾液在宝宝肌肤上会使身上出现小红点或者湿疹,这时,妈妈要及时给宝宝涂护肤霜或者使用药物治疗。
3.禁止使用粗糙的毛巾给宝宝擦脸,它会伤害宝宝的肌肤,要使用柔软的毛巾或手绢给宝宝清洁,保持宝宝脸部周围干燥清洁。
4.给宝宝围个小围嘴,要柔软,厚实,吸水的布料,这样即使宝宝流口水,也不会弄湿颈部等地方。
5.在宝宝长牙期,妈妈可以给宝宝适当硬度的东西让他们咬着,这样会减少牙龈刺激,分泌出更多的唾液,减少流口水现象。
6.如果宝宝身上出现湿疹、或者肌肤糜烂等问题,妈妈要带宝宝及时就医。在宝宝恢复治疗期间,要保持宝宝肌肤干净清爽,如有必要可以在宝宝睡熟的时候,涂抹抗生素或者止痒的药物。
图片来源于华盖
◆预防睡觉流口水的方法
1.确保宝宝睡姿正确
宝宝睡觉时流口水,可能是宝宝睡觉的姿势不对导致的,例如趴着睡、侧睡都可能引起宝宝睡觉流口水,所以妈妈在宝宝睡觉时摆正他们的姿势,预防宝宝流口水。
2.注意宝宝口腔炎症
宝宝睡觉时流口水也可能是因为病理原因,例如宝宝口腔被感染,导致细菌滋生,引发炎症,使得宝宝口腔疼痛,易流口水。这时,妈妈可以给宝宝用点消炎药,使口腔溃疡慢慢愈合,睡觉流口水的现象就会慢慢消失。
3.防止宝宝牙齿畸形
宝宝如果牙齿畸形,尤其是前后牙凹凸得非常明显,那么就会导致宝宝一张嘴就会露出牙齿,在睡觉时合不上嘴,那么宝宝更加容易流口水。这种情况,妈妈要尽快带着宝宝去做牙齿矫正手术。
4.预防神经类疾病
如果宝宝患有神经方面的全身性疾病,例如植物神经紊乱、神经官能症,也会使得宝宝睡觉时流口水。因为这类疾病会导致宝宝的神经异常兴奋,使大脑指示出现错误,增加唾液的分泌。
5.禁止服用抗癫痫类药物
妈妈要知道,某类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就有流口水。所以,妈妈在宝宝生病时要谨慎用药,以防止副作用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