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生长一般都有一定的规律,什么时候学翻身、什么时候学爬、什么时候学步……全部过程都会有一个大致的时间段参考,基本上所有婴儿长到那个年纪自然而然会出现这些举动。如果婴儿到了特定时期还没有出现相应表现的话,妈妈们就要提高注意了。那么婴儿出牙有哪些相关的知识需要了解呢?下面就跟着育儿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图片来源于华盖
♦婴儿出牙
一、如何判断婴儿开始出牙
(1)婴儿在吃母乳的时候经常咬妈妈的乳头,母亲会感到很疼痛,或是老喜欢吃咬别的东西;
(2)观察婴儿的口腔,上牙龈或下牙龈有发白迹象,有的还会白得厉害,这就表明宝宝要长牙了。
二、婴儿出牙的时间与顺序
一般来说,婴儿的牙齿,下排牙齿先长出来,然后才是上排牙齿,以下是宝宝长牙时间顺序:
注意:有的孩子会有个别牙齿的萌出顺序颠倒,但最终并不影响牙齿的排列,妈妈们不用太担心。
三、婴儿长牙时的不适症状与护理
1、流口水
流口水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等到一周岁左右,随口腔深度增加,吞咽功能完善,会慢慢消失,不过这个时期的护理工作还是必不可少:
(1)唾液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用柔软的棉布及时帮宝宝擦干净口水,擦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否则容易擦破皮肤引起感染。
(2)用小围嘴围在脖子上接纳宝宝流的口水,以免口水弄湿衣服。
(3)如果流口水的地方有发红现象,可涂抹点收敛作用的药膏,如果皮肤已经有点溃烂,则不宜自己用药,一定要去医院看医生。
图片来源于华盖
2、牙龈痒
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刺激,会有些不适,等牙齿都长出来,这些症状就会消失,不过可采用一些小办法来缓解:
(1)每天用纱布蘸点凉水擦拭牙龈,如果是夏天,可以用棉纱布包一小块冰块给宝宝冷敷一下,能够暂时缓解长牙带来的不适。
(2)可以买一些牙胶或磨牙棒之类的产品让宝宝咬,一来可以缓解不适,二来还能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一举两得。
(3)因为牙龈不适,婴儿可能会咬自己的嘴唇和舌头,不但会咬伤自己,还会影响牙齿的生长,引起龅牙。妈妈应该多留心宝宝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宝宝咬嘴唇就要及时制止。
图片来源于华盖
3、发烧
只要体温不超过38℃,且精神好、食欲旺盛,就无需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些开水就行了;如果体温超过38.5℃,并伴有烦躁哭闹、拒奶等现象,则应及时就诊。
4、腹泻
当婴儿有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但水分不多时,应暂时给宝宝停止添加其他辅食,以粥,细、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并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数每天多于7次、且水分较多时,应及时就医。
5、烦躁
出牙前的婴儿出现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时,一般只要让宝宝咬磨牙棒,转移其注意力,通常会安静下来。另外,还可以在宝宝出牙时给他做脸部按摩,以放松脸部肌肉,也可起达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