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微量元素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素,缺少就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宝宝微量元素缺乏症指的是人体缺乏所需微量元素(锌、碘等)或微量元素含量下降诱发的生理功能紊乱综合征。所有的微量元素都需从食物中获取,所以此种缺乏症多源于饮食中没有摄取足够营养所致。常见的有锌缺乏症、碘缺乏症等等。下面小编来和家长们说说宝宝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吧。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
1.锌缺乏:厌食,生长发育慢
· 表现
如果宝宝缺乏微量元素锌,味觉能力明显降低,难以分清酸甜苦辣,常食欲不佳,易厌食。还会导致孩子发育缓慢,个头不高,抵抗力弱,常感冒和腹泻等。
· 富含锌的食物:生蚝、扇贝、香菇、猪肝、牛肝等。
2.铁缺乏:贫血,注意力下降
· 表现
缺铁很容易引发贫血,尤其是对育龄妇女与儿童来说,有很大负面影响。如果病情严重,甚至导致母亲和孩子死亡。缺铁会对孩子的智力发育造成消极的影响,造成婴幼儿形成易激动、冷漠的性格。此外,缺铁还会导致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能力下降、记忆力不如正常的孩子。缺乏铁的孩子其铅中毒几率很高,是正常儿童的三至四倍。
· 富含铁的食物:动物肝脏、豆制品、禽类、人乳(百分之七十的铁吸收率)等。
3.钙缺乏:发育不良
· 表现
钙是孩子在饮食中十分容易缺乏的营养元素。如果孩子长期缺乏钙元素而且同时还缺乏维生素D,接受较少的阳光照射,孩子生长发育会大大减慢,产生骨骼异常,牙齿无法正常发育等等。
· 富含钙的食物:乳制品、蔬菜、豆制品、海带、虾皮、芝麻等等。
4.碘缺乏:智力低下
· 表现:若是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影响孩子体格和智力发育,严重者可致患儿痴傻等。
· 富含碘的食物:禽类、乳制品、海带、海鱼等等。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微量元素缺乏的危害
1.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酶和甲状腺激素在人体生长发育方面起着促进作用,而铁、铜、锌、锰是促使酶形成的主重要微量元素,碘促使甲状腺激素形成的主要微量元素。孩子若是缺乏上述元素,会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的现象,适时补充则会帮助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
(1)缺锌:可诱发先天性畸形。
(2)缺铜:导致小脑发育不全、大脑萎缩、贫血。
(3)缺碘:易患先天性可汀病、甲状腺肿大、呆小症。
2.影响内分泌、免疫力
(1)微量元素分泌异常,不论多还是少,影响宝宝内分泌功能。
(2)锌、铜等微量元素不足会使脑垂体、肾上腺内分泌功能出现紊乱。
(3)缺乏铬元素会对胰腺的分泌功能产生不良作用。
(4)微量元素缺乏易使宝宝出现感染现象和免疫力低下。
身体内的铁、铜等微量元素如果含量异常,会致使孩子免疫力降低,易出现细菌感染。因此,人体中微量元素需要正常的浓度。
3.影响心血管、血液系统
(1)锌/镉比值变大,可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2)锌/铜比值上升,会诱发冠心病。
(3)缺乏铜元素会诱发高尿酸血症。
(4)铬、锰、硒元素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5)硅元素能够保持动脉内膜完全性、透明性以及弹性。
(6)锂、锶等元素可提高心血管疾病存活率。
(7)铁、铜、锌等元素对创伤的愈合有一定影响。
4.影响神经系统
(1)缺乏铁元素会诱发孩子的行动出现变化。
(2)缺乏碘元素会诱发孩子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疾病。
(3)缺乏锌元素会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4)缺乏铜元素会使孩子的大脑皮质萎缩,智力下降。
(5)缺乏锂、钴元素会干扰智力的发育。
(6)铅、镉、锰量过多会阻碍智力的发育。
5.或可引起肿瘤
微量元素无法在人体中直接合成,环境中有何种微量元素以及含量的多少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同时,对于人体肿瘤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环境中微量元素的种类的分布和含量兼具地理性和地域性。
TIPS:下列是一些微量元素缺乏或者过量的危害介绍:
1.锌(Zn)
(1)功能:加速细胞分裂和核酸代谢,帮助生长。
(2)缺乏症:减缓发育,性成熟迟缓,免疫力下降,引发伊朗乡村病、肠原性肢端皮炎。
(3)摄入过高的危害:致癌。
(4)食物来源:粗粮、蛋、鱼、牡蛎等等。
2.铁(Fe)
(1)功能:用于造血,细胞色素类成分。
(2)缺乏症:缺铁性贫血。
(3)摄入过高的危害:血色素沉积症,影响基因氧化功能。
(4)食物来源:肝脏、鱼、豆制品等等。
3.铜(Cu)
(1)功能:琥珀酰水杨酸Hb合成,结缔组织代谢。
(2)缺乏:贫血,毛发异常,脑功能产生障碍。
(3)摄入过高的危害:神经不正常,动作震荡。
(4)食物来源:小虾、蛤类、动物肝脏等等。
4.铬(Cr)
(1)功能:构成葡萄糖耐量因子 耐糖水平下降。
(2)缺乏症:糖尿病,动脉硬化。
(3)摄入过高的危害:致癌。
(4)食物来源:麦麸、红糖、鱼等等。
5.碘(I)
(1)功能:构成T3、T4,加速生长发育。
(2)缺乏症:甲状腺肿大,呆小病。
(3)摄入过高的危害:甲状腺肿大。
(4)食物来源:海产品、加碘盐。
6.钴(Co)
(1)功能:维生素B12成分,造血。
(2)缺乏症:恶性贫血,甲基丙二酸尿症。
(3)摄入过高的危害:红血球增多症。
(4)食物来源:肉类、粗麦粉等等。
7.硒(Se)
(1)功能:抗氧化。
(2)缺乏症:克山病,大骨节病。
(3)摄入过高的危害:硒中毒。
(4)食物来源:菜花、大蒜等等。
8.锰(Mn)
(1)功能:激活多种酶。
(2)缺乏症:阻碍生长发育,中枢神经系异常,骨骼异常,关节脆弱。
(3)摄入过高的危害:运动失调,震颤性麻痹症(帕金森症)。
(4)食物来源:蒜、芝麻、啤酒、鱼类、动物肝肾、黄芪等等。
9.氟(F)
(1)功能:骨、牙齿成分。
(2)缺乏症:龋齿。
(3)摄入过高的危害:氟斑牙、氟骨病。
(4)食物来源:葱、豆类、茶叶,多源于饮水。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补充微量元素有哪些作用
1.在酶系统中起特异的活化中心作用
它们将酶蛋白的亚单位联系起来,亦或把酶影响的化学物质组合在酶的活性中心。铝、铜、锌等元素,可以与按基、疏基、羟基等分子基因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络合物附着于蛋白质的侧链上。
2.在激素和维生素中起特异的生理作用
部分微量元素可以组成激素、维生素或给它们增添活性。若缺乏上述微量元素则无法合成相关维生素和激素。那么,因此类必需维生素和激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人体便会出现不适症状。比如,碘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必要合成元素之一,钴元素是维生素B12的必要合成元素之一。若缺乏这两种元素则会引发人体必需物质不足,从而使人体出现健康威胁。
3.输送元素的作用
部分微量元素在人体里发挥着运输普通元素的功用。比如,铁元素可进行血红蛋白中氧的运输,若缺乏铁元素则无法进行血红蛋白的有效合成,自然也就无法有效进行氧的运输。那么人体里的组织细胞便无法实现新陈代谢,人体将无法存活。
4.调节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钾、钠、钙等离子在人体中一起发此项功用,从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正常运转。
5.影响核酸代谢
核酸储存着遗传信息,该物质中有很多微量元素,如铬、锌、铜、镍等等。上述微量元素会对核酸代谢过程产生作用。所以,微量元素与遗传的关系密不可分。
6.防癌、抗癌作用
部分微量元素可起到一定的防癌、抗癌功效。比如,铁元素、硒元素等在胃肠道癌方面可发挥拮抗作用;镁元素在恶性淋巴病、慢性白血病可发挥拮抗作用;碘元素就在甲状腺癌和乳腺癌方面可发挥拮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