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疫苗接种时间 父母知道吗

时间:2016-09-12    作者:小鑫

  从宝宝出生后,可从母亲体内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但随着月龄的增长,抵抗力会逐渐减弱和消失。为了提高宝宝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就需要有计划地按时给宝宝进行预防接种,以保护宝宝健康地成长。那么,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婴儿疫苗接种时间。

婴儿疫苗接种

图片来源于华盖

◆婴儿疫苗接种时间

  宝宝从出生后至12岁,都要进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疫苗接种的种类很多,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百白破疫苗等。按照疫苗接种时间表,具体疫苗接种时间为:

  1、一类疫苗

  出生24小时内:乙肝疫苗—第一针;卡介苗—初种;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针;

  2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一针;

  3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二针;百白破疫苗—第一针;

  4月龄:脊髓灰质炎糖丸—第三针;百白破疫苗—第二针;

  6月龄:百白破疫苗—第三针;乙肝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一针;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针;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针;

  1岁:乙脑疫苗—初种;

  1.5至2岁:百白破疫苗—加强;脊髓灰质炎糖丸—部分加强;乙脑疫苗—加强;甲肝疫苗;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针(也可用A+C群流脑疫苗)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针;

  6岁:麻疹疫苗—加强针;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乙脑疫苗—第三针;A群流脑疫苗—第四针;

婴儿疫苗接种

图片来源于华盖

  12岁:卡介苗—加强针。

  新生儿从出生到18个月龄之内,是接种疫苗的“密集期”,在这期间,家长平均每隔一个月就要带自己的孩子去相关单位接种一次疫苗。6周岁之前,儿童需要注射的计划免疫疫苗有24次之多。

  2、二类疫苗

  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婴儿疫苗接种

图片来源于华盖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宝宝接种疫苗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可能会发生。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如果出现低烧、头痛、轻度腹泻、偶尔有皮疹,往往在2-3天内可自行消失,是正常的反应,不用担心。但如果出现的是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和晕厥等症状,被称为疫苗接种异常反应,需要采取紧急对症处理措施。

  1、过敏性皮疹

  过敏性皮疹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荨麻疹、皮疹大小不等、呈淡红或深色皮疹。一般在宝宝接种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

  2、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疹或出血点,大小不一,伴有关节发热、肿、痛,有时出现消化道过敏症状。一般在宝宝接种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

  3、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出现休克体征。一般注射后几分钟即出现。

  4、晕厥

  晕厥的主要症状为轻者心慌、虚弱、四肢发冷、恶心欲吐,短时可恢复;重者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冷汗、四肢冰凉、甚至昏迷。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