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宝宝的误区 这七条千万别犯

时间:2017-01-18    作者:起跑线小编

  宝宝的喂养问题一直都是妈妈育儿过程中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有老人的家庭,上一辈的养育观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妈妈的抉择。

喂养宝宝的误区

  做一个新时代的妈妈并不容易,不成为学霸,不努力学习,怎么能养得好宝宝?在宝宝喂养过程中,这7条误区最好一条都不要犯。

  母乳停太早

  常常听人说,母乳到了6个月之后营养就很少了,1岁之后就没有营养了,所以宝宝的母乳喂养到6个月就够了,再往后最好就是喝奶粉,吃辅食了。

  其实母乳的营养成分并不是恒定的,它一直都在随宝宝的成长而变化。前3个月母乳中脂肪含量较多,所以母乳看起来浓、白;随着宝宝的成长,他所需的营养成分也会发生变化,母乳也会变稀。很多妈妈认为这样的母乳就是没有了营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宝宝最好母乳喂养到2岁以后,每个阶段的母乳都是匹配着宝宝的生长发育需求,所以妈妈千万别太早停了母乳,6个月后可以开始添加辅食,真正的断奶至少也要等到10到12个月。

  奶粉宝宝一定要喂水

  不给母乳宝宝喂水,很多妈妈已经开始接受这个建议了,但是奶粉宝宝不喂水却是多数妈妈都想不通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奶粉容易让宝宝上火”这句话似乎每个妈妈都知道并当做是真理,缓解宝宝“上火”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宝宝喂水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上火”在西医中并不存在,也没有具体的证据来验证到底什么是上火,而喝水缓解上火更无从谈起。

  其实,半岁内的宝宝无论是母乳喂养或是奶粉喂养都不需要喝水,宝宝过多的喝水会加重肾脏的负担,甚至会引起“水中毒”。

喂养宝宝的误区

  谷物好,辅食要吃谷物

  传统的喂养观念认为,宝宝的辅食喝米汤比较好,所以给宝宝喝很多的米汤是妈妈通常的做法。实际上,这种喂养观念是极大的错误。

  宝宝肠道中的淀粉酶含量很少,消化谷物的能力比较差,过多的给宝宝添加谷物很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至于米汤,它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过多的摄入会影响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宝宝最开始的辅食应该从强化铁的配方米粉开始。

  辅食没味道,宝宝不爱吃

  有些宝宝不爱吃辅食,妈妈认为是因为辅食太清淡所以宝宝不爱,于是乎加盐、加糖、加酱油,各种调料都加上,只为让宝宝吃饭香香身体棒。

  盐,1岁内宝宝必须禁止的调味料!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不吃盐宝宝会没力气,所谓的盐实际就是补充钠元素,宝宝其他食物中摄入的钠元素已经足够宝宝的生长需要。额外加盐无异于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严重的可能导致宝宝脱水休克。

  除了盐,其他调味料也是不需要的!认为食物清淡宝宝会不喜欢只是成人的看法,在宝宝的味觉感受中并没有清淡的概念,没有味道就是最好的味道。

内容导航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