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出生时,当嘴巴碰触母亲的乳头时便会做出生理的吸吮反射。尤其是当宝宝感到饥饿的时候,孩子的嘴巴不论碰到什么物品都会自然地做出吸吮的动作。而对于他们来说,手指是最容易得到的吸吮工具,他们把手指当作玩具来对待,作为满足口唇需要的最佳游戏伙伴,他们喜欢吃手,吃手让宝宝开心,可是,宝宝吃手的害处多,宝爸宝妈你们清楚么?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宝宝吃手有什么害处
婴儿吃手的害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牙:常常吃手的婴儿可能会影响牙齿的正常萌发和生长,会让牙齿长得歪斜,无法咬合,进而影响讲话的清晰度、脸型的外观等。
2.手:婴儿长时间把手含在嘴里,会使得手指肿胀疼痛、感染细菌甚至产生脱皮和变形等不良后果。
3.卫生:经常吃手,很容易会吃进外界的病菌,容易患肠胃炎、感染寄生虫,进而引起腹泻。
4.心理:吃手的婴儿易产生诸如焦虑、慌张、自信心缺乏、压抑等消极情感,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十分不利。
▎宝宝吃手的原因
婴儿吃手的原因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共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吸吮的需要:这是由于他们具有生理上的吸吮需求,手指成了安慰自己的游戏工具。相比较人工喂养和母乳喂养的婴儿来说,前者吮吸的机会要少得多,因此更容易出现吃手的现象。
2.饥饿和无聊:婴儿吃手很可能是由于饥饿和无聊所导致,是提醒看护者需喂养的信号。如果没能及时满足进食的需求,婴儿只好通过吃手来安慰自己、打发无聊的时间。
3.缺乏安全感:如果父母很少陪婴儿游戏、说话,不大与婴儿产生肌体接触,生病时宝宝也得不到较好的护理,此时会让婴儿会感到安全感缺失,吃手便成了婴儿自我抚慰的方式。
4.缓解压力:半岁左右的婴儿情感非常敏感,非常在乎生活环境的改变、看护人的变动等,如果变动频率较大会让婴儿产生恐惧感和压力。除此之外,如果婴儿面对紧张的家庭关系、严厉的父母、打骂不断的生活环境也会在无形中产生难以排解的压力,此时婴儿常常会通过吃手指来逃避和缓解压力。
5.反向强化:婴儿吃手一旦被发现,有的家长会严厉呵斥、打骂婴儿,让孩子的幼小心灵更加受挫而变得抑郁寡欢,吃手行为会变得更加严重。相反,也有的父母假装看不见婴儿吃手,采取过于随意的态度,没能找其原因,抓住矫正的最佳时期,很可能让吃手成为一种长大后仍然持续的不良习惯。
▎消除宝宝吃手习惯方法
一旦婴儿已经形成了吃手的习惯,家长也不必担忧或太过急躁,千万不可采取严厉的强硬态度,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既要满足婴儿吮吸的生理需求、安全的心理需要,又要避免吃手成为长期不消退的坏习惯,家长一定要及时找到原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只是偶尔满足生理的需求,家长只要把手指和玩具的清洁工作做好,避免吃入细菌就好。一旦已经形成长期改不掉的习惯,可采取以下措施:
1.按照不同年龄段来处理
(1)0-1岁的孩子:那么就大可放心,因为吃手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一种在正常不过的行为,只要保证手部清洁,就让孩子好好享受这个过程吧!
(2)2-3岁的孩子:可以采用鼓励以及说理的方式应对孩子吃手指:“现在我们宝宝长大了,是不能吃手指的啦!”“吃手指的话,手指上的病菌会到肚肚里面去哦,会生病的哦!”
(3)大于3岁的孩子:需要父母积极应对。父母需要告诉孩子手指上存在着很多细菌,吃下去后会让人生病、不舒服。家人甚至可以将“手指上到底存在着哪些有害病菌”作为探索题,与孩子一起在网上找到答案,以帮助孩子戒掉坏习惯。
2.让孩子在宽松、温馨的氛围中成长: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才会感受到浓浓的安全感,也就不需要通过吮吸手指的方式来获得了。
3.让孩子多多与同伴交流、互动:给孩子创造多与同伴玩耍的机会,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孩子哪里还会记得吃手呢?
4.与医生做好必要沟通:如果孩子大于三岁还在吃手的话,且以上的方法都无济于事的话,应该找到儿科医生进行询问。也许儿科医生还会建议你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父母应该和医生一起努力帮助宝宝找到爱吮吸手指的原因,对症下药。情感方面的支持与行为矫正等双管齐下,会起到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