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症状 要了解四种症状

时间:2017-02-06    作者:小鑫

  新生儿发生胆红素代谢紊乱,致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而使皮肤、粘膜、眼球等处出现异常黄色的现象,称为新生儿黄疸。大约6成的足月儿和8成的早产儿,会出现黄疸现象。黄疸可以大致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那么新生儿黄疸症状有哪些?我们来看看。

新生儿黄疸症状

▎新生儿黄疸症状

  1.生理性黄疸:首发于面部和脖子,然后蔓延到身体其他部位。通常在出生2至3天时出现,4至5天时可达到顶峰,约1周后大多可自行消退。症状较为严重的新生儿,黄染部位遍布全身,甚至呕吐物也呈现黄色,时间可持续至少1周,但大小便颜色正常,也无贫血和肝脾肿胀等现象。从发生几率上看,早产儿发生生理性黄疸的几率高于正常新生儿,其程度也较为严重。

  2.溶血性黄疸:往往伴随有贫血和水肿现象,新生儿的肝脏、脾脏等也会随之肿大。

  3.感染性黄疸:有原发性疾病,往往伴随发热等症状。如果是病毒性肝炎引发的黄疸,患儿食欲将严重下降,并有肝功能损害。

  4.阻塞性黄疸:皮肤泛黄或呈现绿色,肝肿大,硬化,大小便皆变深色,粪便呈现出类似陶土的灰色或白色。血胆红质超标,有出血的可能。部分病人会出现骨骼疏松。

新生儿黄疸症状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1.光照疗法

  将新生儿全裸,置于紫外灯下照射。可以选择单面接受光照射,也可以两面同时接受照射。治疗时,需要将眼睛遮蔽避免伤害视网膜,另需将生殖器和肛门用尿布遮住。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身体内多余的胆红素将转化为某些水溶性物质,随尿液外排。该法可使新生儿胆红素含量回落到7毫克/公升。或用毯式黄疸治疗仪(形似一张毯子)包住新生儿周身来接受光照治疗,可达到相同效果。

  注意事项:

  (1)该疗法一般不能连续使用超过4天,4天不愈者需考虑换血疗法。

  (2)主要副作用是皮疹和腹泻,结束治疗后均可恢复正常。

  2.换血疗法

  此为严重溶血性黄疸患儿之急救措施。该疗法的机制:

  (1)可以将体内免疫抗体排除体外;

  (2)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降低;

  (3)改善因溶血而产生的一系列不良作用,如贫血、供氧不足等。

  3.阻止胆红素再吸收法

  通过给予新生儿母乳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消化道益生菌群。这些益生菌群可以将胆红素分解并使之由粪便排出体外。或给予新生儿口服活性碳来防止胆红素的再吸收,此法宜与光照疗法联用。

  4.酶诱导剂疗法

  典型的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可以激发肝细胞的功能,使胆红素由游离状态转化为结合状态,与可拉明联用疗效更佳。注意:如果黄疸时间较长,病情较为严重时,应考虑病理性黄疸之可能,应接受光照疗法,并带婴儿做进一步的体检。

  5.白蛋白

  白蛋白可吸附血液中的游离胆红素,阻止其与大脑细胞结合。该疗法对治疗核黄疸有良好效果。

  6.肾上腺皮质激素

  该类产品阻碍抗原和抗体相结合,进而减少溶血。同时加强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加速胆红素的葡萄糖醛酸化。可口服强的松,或静滴氢化可的松。因有诸多副作用,故病势一旦好转,应予以减停。不建议与光照疗法合用。鉴于该类药物的抗免疫作用,故感染者谨慎使用。

  7.中药

  如消黄利冲剂、三黄汤等药剂。

新生儿黄疸症状

▎新生儿黄疸如何预防

  新生儿黄疸是可以预防的。简单介绍预防该病的几种方法:

  1.对于曾经生育过黄疸儿的女性来说,可服用中药以做预防。

  2.有肝炎病史的孕妇,需密切监控其血液中抗体的变化。分娩前后,对其本人和婴儿均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控。

  3.如果夫妇血型不合,则新生儿有发生溶血性黄疸的可能性。此时需要对新生儿的羊水和血清进行化验,来防止上述病情发生。

  4.观察新生儿巩膜,并判断何时起病以及何时消退,可及早发现黄疸。

  5.孕妇应作息有常,饮食有度,不食生冷与刺激食物,以防自身身体受损而影响下一代。

  6.注意不要让新生儿着凉。同时,开始哺乳的时间要适当提前。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