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体温,妈妈一定要时刻都注意着,因为宝宝生病的表现大多都是体温升高,那么宝宝发热又是怎么分度的呢?一起往下看婴儿发热是如何分度文章,你会知道答案。
婴儿发热是如何分度
发热的临床分度: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程度分为:
低热:体温为37.3℃~38℃.
中度发热:体温为38.1℃~39℃.
高热:体温为39.1℃~41℃.
超高热:体温为41℃以上.
量体温需多长时间
1、口测法:先用75%酒精消毒体温表,放在舌下,紧闭口唇,放置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正常值为36.3~37.2℃.
2、腋测法:此法不易发生交叉感染,是测量体温最常用的方法.擦干腋窝汗液,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腑窝顶部,用上臂半体温表夹紧,嘱病人不能乱动,5到10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37℃.
3、肛测法:多用于昏迷病人或小儿.病人仰卧位,将肛表头部用油类润滑后,慢慢插入肛门,深达肛表的1/2为止,放置3分钟后读数,正常值为36.5~37.7℃.
宝宝发烧吃什么药
儿科医生表示,孩子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1、前言说到的这两类退烧药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2、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3、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4、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宝宝发烧几天能好
发烧是体内的一道“防护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如果在确诊病因前就急于用药物强行降温,等于支持了病原体的致病作用,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病得更重,病程更长。
1、如果是宝宝第一次发烧,考虑是不是幼儿急疹,如果是的话,物理降温观察一下。幼儿急疹就是出疹子,一般宝宝六个月之后第一次发烧,就是幼儿急疹。表现为,高热,莫名其妙的就会发起高烧,但是能降下来,就是说温度是曲线形的,不发烧的时候吃奶和精神头都不错。不要给宝宝用抗生素,物理降温即可,高烧超过38.5度就吃美林或者泰诺林。
2、一般三天之后烧退,全身出红疹子,宝宝会痒,不用管它,好好护理,就好了,得过一次,终生免疫。
3、发烧是一种症状,是体内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发烧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这些免疫反应,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看完以上文章的你,是否已经对婴儿发热是如何分度有所了解,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妈妈,妈妈在带宝宝去打预防针之前,一定要测量宝宝的体温,只有正常的体温才能注射疫苗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