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狂犬疫苗哪些作用 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时间:2017-03-29    作者:小鑫

  很多人都知道,被狗咬后,就要注射狂犬疫苗。如果不注射狂犬疫苗,会造成生命威胁。那么接种狂犬疫苗有什么作用呢?一起往下看接种狂犬疫苗哪些作用文章,你会知道答案。

接种狂犬疫苗哪些作用

  接种狂犬疫苗哪些作用

  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狂犬病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几乎为100%.对人们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人体而受到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恐声、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注射的时间有直接关系。咬伤后,注射越早,免疫效果越好,获得保护的机会越大。人用狂犬病疫苗既往种类较多,现今国内外多使用细胞培养疫苗。我国现在使用的有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和精制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浓缩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已禁用。人用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及精制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均为轻度混浊白色液体,久放形成可摇散的沉淀,含硫柳汞防腐剂。

  接种对象可分为两种:一为咬伤后预防,二为无咬伤预防。

  ⑴咬伤后(暴露后)预防。任何可疑接触狂犬病毒,如被动物(包括貌似健康动物)咬伤、抓伤(即使很轻的抓伤),皮肤或粘膜被动物舔过,都必须接种本疫苗。

  ⑵无咬伤(暴露前)预防。在疫区有咬伤的高度危险或有接触病毒机会的工作人员,如疫区兽医、动物饲养管理人员、畜牧人员、屠宰人员、狂犬病毒实验人员、疫苗制造人员、狂犬病人的医护人员、岩洞工作人员,以及与其他哺乳动物接触频繁人员及严重疫区儿童、邮递员、去疫区旅游者,均应用狂犬病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3)美国CDC(疾病与预防中心)资料显示,被猫狗抓伤或咬伤后(暴露后),可以观察动物10天,如10天后动物正常,则不应该注射疫苗(10天观察期内也无需注射)。同时据美国历史资料显示,在有记录的历史上,还未有一人被观察10天后正常的猫狗感染狂犬病的案例出现。

接种狂犬疫苗哪些作用

  狂犬疫苗接种时间及方法

  1、咬伤后预防,对一般咬伤,即皮肤无流血的轻度擦伤、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舐,应于0疫苗及措施(3张)(第1天,注射当天)、3(第4天,以下类推)、7、14、30天各注射该疫苗1安瓿,儿童用量相同.对严重咬伤,除应按上述方法注射该疫苗外,应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在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用抗狂犬病血清(40IU/kg体重)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体重),浸润咬伤局部和肌内注射.凡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必须在疫苗全程注射完毕后,再加强注射2~3针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75天或第10、20、90天分别加强注射1针.

  凡注射疫苗:1天前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慢性病人如肝硬化、免疫缺陷症、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老人、严重营养不良和咬伤后48小时才开始免疫等7种情况,均应于初种时加2~3倍疫苗量,分部位注射,才有较好的免疫效果.此外,有的虽属轻伤,但侵入的病毒量较多或伤及富含神经部位,亦可出现潜伏期短而单用疫苗无效病例.最近世界卫生组织重新建议,不论任何部位的破皮咬伤均应合用抗血清.

  2、对未咬伤健康者预防注射,可按0、7、21天注射3针.1年后加强1针,以后每隔1~3年再加强1针.

  3、该疫苗供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儿童应在大腿前内侧区肌内注射.

  4、使用前将疫苗振摇成均匀悬液.

  狂犬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局部反应:少数有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瘙痒,甚至水肿、淋巴结肿大.全身反应:精制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和精制地鼠肾细胞疫苗,因疫苗经纯化,杂质白极少,所以接种副反应罕见或轻微.

  禁忌:

  治疗性接种:由于狂犬病是致命性疾病,为挽救生命任何禁忌症都是次要的 ,故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后预防无禁忌症.

  预防性接种:在保证近期不会有接触传染源及狂犬病毒机会的前提下,妊娠期及有急性疾病、过敏体质、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可推迟接种.

  对链雷素、新霉素过敏者慎用.

  注意事项:

  (1)若发现制品有摇不散的凝块或变色,或安瓿有裂纹,液体疫苗曾经冻结等情况,均不得使用.

  (2)疫苗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3)注射疫苗期间可照常工作,但切忌饮食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进行剧烈劳动,以避免引起反应.

  (4)严重咬伤者一定要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

  (5)备用1:1000肾上腺素.

  看完以上文章的你,是否已经对接种狂犬疫苗哪些作用有所了解,小编提醒,如果没被狗咬,只是被狗或者猫抓伤,也是要注射接种狂犬疫苗。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