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经验分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时间:2017-03-30    作者:小鑫

  几乎所有的宝宝一出生都会有黄疸的现象,有些是病理性的黄疸有些是生理性的黄疸,那么妈妈要怎样去辨别呢?一起往下看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文章,你会知道答案。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新生儿发生黄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尽管都表现为黄疸,但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通过以下的特点可以识别的。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不深,且有以下这些特点:

  ①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如果孩子的黄疸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即不必担心。

  病理性黄疸是由于疾病所引起的,使胆红素的代谢出现异常,它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使生理性黄疸明显加重,并与生理性黄疸相混淆,给黄疸的诊断造成了困难。但病理性黄疸有一些特征与生理性黄疸不同:

  ①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或黄疸在高峰时间后渐退而又进行性加重。

  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④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因此,当孩子出现黄疸时,如有以上5个方面中的任何一项,就应该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视,这样就能早期发现病理性黄疸以便及时治疗。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怎么办

  生理性黄疸不需特殊处理,可以自愈。早产儿生理性黄疸消退较慢,感染和缺氧也可使黄疸延迟消退,必要时可照蓝光。宝宝出现黄疸时,多喂糖水可使黄疸加快消退。但遇黄疸较溶时,要作进一步检查,以防夹杂病理性黄疸。

  如何预防生理性黄疸

  1、孕妈妈如果曾经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

  2、婴儿出生之后应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3、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4、如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病室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5、预防新生儿黄疸应该要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6、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7、妊娠期间,孕妈妈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怎样治疗病理性黄疸

  1、病因治疗

  应明确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去除病因。

  2、药物治疗

  (1)酶诱导剂:苯巴比妥每日4-8mg/kg,副作用有嗜睡及吮奶缓慢。

  (2)糖皮质激素:可用泼尼松每日1-2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0.3-0.5mg/kg,但应根据引起黄疸病因慎重使用。

  3、光疗

  凡各种原因引起的间接胆红素升高均可进行光疗,一般血清总胆红素达205.2-256.5μmol/L(12-15mg/dl)以上时使用。若已确诊为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症时,一旦出现黄疸即可使用光疗。

  使用光疗时应注意:

  (1)光疗箱温度应保持30℃左右,湿度60%。

  (2)婴儿应全身赤裸,用黑纸保护双眼,并遮盖睾丸,除喂奶及护理操作时暂停外,应持续照射。

  (3)定期用蓝光辐射计测其功能。最有效的光谱波长427-475nm的蓝光。灯源与婴儿距离50cm,总瓦数为160-320W。使用光疗的副作用有发热、腹泻、皮疹、核黄素缺乏、血小板减少、青铜症等,停光疗后可自行恢复。

  看完以上文章的你,是否已经对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有所了解,其实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中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临床上约有85%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黄疸。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异常,血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引起的一种疾病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