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爸宝妈须清楚 宝宝长牙的症状有哪些

时间:2017-04-25    作者:小鑫

  其实,宝宝的牙蕾在妈妈子宫时就形成了,出生后的第一年,多数宝宝会开始长牙,早的可能4-7个月,晚的12个月也开始长了。那么,宝爸宝妈,你们知道宝宝长牙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宝爸宝妈须清楚 宝宝长牙的症状有哪些

宝宝长牙的症状有哪些

  宝宝长牙的症状有哪些

  1.唾液增多

  婴儿出牙会刺激牙龈神经,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而宝宝吞咽动作还没发育好,因此会常常满嘴唾液,甚至溢出口腔。

  2.口腔疼痛

  婴儿牙齿萌出可能会因为刺激牙神经而造成疼痛和不适。

  3.暴躁易怒

  萌牙带来的疼痛感会让宝宝脾气变得暴躁,孩子易哭闹。

  4.脸颊发红

  宝宝的脸颊可能因为口水腌渍而出现红色斑点。

  5.爱啃咬手指、物品

  婴儿在长牙期会将手指、物品放到嘴巴里啃咬,这是发痒的牙齿在作怪。

  6.牙龈敏感、肿胀

  婴儿在长牙期牙龈可能会红肿、痒、疼痛,并且变得极为敏感。

  7.无法安睡

  婴儿在长牙可能无法安睡,常常半夜醒来,烦躁不安。

  8.体温升高

  出牙可能伴随体温升高,若宝宝体温超过38.5℃,并伴有不适,则需及时就诊。

  9.屁股疼痛

  婴儿出牙时期更易患尿布疹,这是因为小部分宝宝在长牙期会出现腹泻症状。

  10.拒绝进食

  长牙的不适感可能会让宝宝出现拒食情况。

宝爸宝妈须清楚 宝宝长牙的症状有哪些

宝宝长牙的症状有哪些

  11.乳牙早萌

  有部分宝宝出生时就有牙齿萌出或出生后1个月内就有乳牙萌出,这两种牙齿会自行脱落,若不脱落就要人工拔出。

  12.乳牙迟萌

  超过1周岁没有萌出第一颗乳牙,或超过3周岁乳牙未全部萌出,都算做乳牙迟萌。

  13.萌出性牙龈炎

  乳牙萌出可能造成牙龈炎,不过是暂时性的。

  14.萌出性囊肿

  乳牙萌出前可能引起牙黏膜局部肿胀。

  15.龋齿

  宝宝萌出的牙齿容易患龋齿。

  16.兜齿

  兜齿俗称“地包天”,是牙齿发育过程中咬合异常。

  如何护理长牙期的宝宝

  1.牙齿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如维生素A、D、C、矿物质。因此出牙期间的饮食需要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类的食物,帮助牙齿的正常发育。

  2.保持婴儿牙齿的清洁。在给宝宝进食后,用白开水冲洗口腔,一日至少两次用纱布棉签、指套擦宝宝的牙齿和牙床,清除口腔食物残渣。

  3.糖果、碳酸饮料、黏性甜食可能引起蛀牙,尽量避免给宝宝食用。

  4.婴儿出牙期可以用面包干、饼干、棒冰等硬性食物咀嚼帮宝宝缓解牙齿不适,也可以使用婴儿专用牙胶。

  5.经常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有利于促进钙质吸收,帮助牙齿生长。

  6.如果宝宝长牙不适,可以轻而稳地按摩牙床。如果婴儿牙龈发炎红肿可以请医生开一些儿童药物。

  7.不要让婴儿含着乳头或奶瓶睡觉,以减少蛀牙危险。

  8.等宝宝1岁半左右可以开始学习刷牙。选择柔软的牙刷和儿童专用牙膏。

  9.如果婴儿因长牙不愿意进食可以准备凉、软的食物,如布丁、稀饭等。

  10.一岁以后尽可能让婴儿使用杯子喝奶,戒除奶瓶依赖。

  11.尽量采取母乳喂养可抑制细菌在牙齿上繁殖,防止牙齿腐烂。

  12.人工喂养婴儿要避免错误的哺乳姿势,避免引起宝宝牙颌畸形。

  13.及时擦干净宝宝脸上的口水,否则可能造成皮肤发红、脱皮。

  14.宝宝长牙期间需要定期检查,尤其4岁后要彻底戒除安抚奶嘴的习惯。一旦发现异常要配合医生治疗,尽快矫正。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