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结核菌 卡介苗的由来和接种注意事项介绍

时间:2017-05-02    作者:小鑫

  卡介苗,相信对于家长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都知道婴儿一出生就会接种的,但是很多家长是不知道卡介苗的由来的。那么,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

卡介苗的由来

  卡介苗的由来

  据专家介绍,新生儿由于刚离开母体的保护,对外面的坏境还不是很适应,他在吸收氧气及营养的同时也在吸收着病菌,因为他们还尚未发育完全,所以他们的防疫机制还不是很健全,所以很容易感染上疾病,而这些疾病中最危险就数结合类疾病了,所以新生儿要在出生后第一时间内接种卡介苗。那么卡介苗的由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开具体的看一下吧!

  20世纪初,法国有两位细菌学家——卡默德和介兰,他们共同试制成功了预防结核菌的人工疫苗,又称“卡介苗”。

  那是秋天的一个下午,卡默德和介兰走在巴黎近郊的马波泰农场的一条小路上做实验,试图把结核杆菌接种到两只公羊身上,但每次都失败了。走着走着,他们发现田里的玉米杆儿很矮,穗儿又小,便关心的问旁边的农场主:“这些玉米是不是缺乏肥料呢?”农场说:“不是,先生。这玉米引种到这里已经实十几代了,可能有些退化了。”

  “什么?请您再说一遍!”农场主笑着说:“是退化了,一代不如一代啦!”看着匆匆离去的两个人,他觉得很好笑。

  卡默德和介兰从从玉米的退化马上联想到:如果把毒性强烈的结核杆菌一代代培养下去,它的毒性是否也会退化呢?用已退化了毒性的结核杆菌再注射到人体中,不就可以既不伤害人体,也能使人体产生免疫力了吗?两位科学家足足花了13年的时间,终于成功培育了第230代被驯服的结核杆菌,作为人工疫苗!

  接种作用

  接种卡介苗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在预防结核病,特别是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严重类型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粟粒性结核病等方面具有相当明显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证实,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性脑膜炎和播散性结核病的平均有效率为86%;预防结核相关死亡的有效率为65%,预防结核性脑膜炎死亡的有效率为64%,预防播散性结核死亡的有效率为78%。多年来,通过卡介苗接种已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

  不良症状

  接种2周左右出现局部红肿、浸润、化脓,并形成小溃疡,严重者宜采取适当治疗处理。接种中偶可发生下列反应:

  (1)淋巴结炎症:接种后1-2个月左右,颈部、腋下、锁骨上下等淋巴结肿大(大于1.0cm)。反应过强者,淋巴结肿大明显,可形成脓疡或破溃,或在接种处有小脓疤。皮内注射者反应往往较划痕法者强,另外旧结核菌素(OT)试验呈阳性者,接种后也可产生较强反应。

  (2) 类狼疮反应:与结核菌菌株剩余毒力有关。

  (3)疤痕:因丰富的肉芽组织形成疤痕突起,有时呈疤痕瘤,多见于不做OT试验而直接皮上划痕接种者。

  注意事项

  患有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脑等疾病、极度营养不良、湿疹及其它皮肤病、HIV感染者不予接种。使用前须先作结核菌素皮试,呈阴性者方可接种。  

       禁忌症

卡介苗的由来

  (1)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免疫缺陷症、湿疹或皮肤病患者。

  (2) 急性疾病、烧伤患者、疾病恢复期(疾病结束及健康恢复之间)、短期内接种天花疫苗、泌尿道感染患者。(国外资料)

  (3) 由于使用下列药物或治疗而致免疫应答抑制:烷化剂、抗代谢药、放射治疗、类固醇。(国外资料)

  (4) 由于下列疾病导致免疫应答降低:全身恶性肿瘤、HIV感染、γ干扰素受体缺陷、白血病、淋巴瘤。(国外资料)

  (5) 由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发热或未知病因的发热不得使用卡介苗。

  (6) 免疫力降低的婴儿或儿童。

  慎用

  (1) 结核菌素反应强阳性的患者慎用。

  (2) 哮喘患者。免疫原性物质可引起哮喘发作或过敏反应。

  禁忌人群

  1.早产、难产、低体重儿、伴有明显的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

  2.发热、腹泻等急性传染病的患儿。

  3.心、肺、肾等慢性疾病、严重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以及对预防接种有过敏反应者。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卡介苗的由来,也知道了卡介苗的不良症状和注意事项,因此,当婴儿接种卡介苗时,也要多加注意哦。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