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耳朵不能随便掏 掏耳的注意事项

时间:2017-05-24    作者:小鑫

  很多年轻家长喜欢帮宝宝掏耳朵,但是由于婴幼儿的外耳道又小又深,所以幼儿耳朵不能随便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经常帮幼儿掏耳朵的坏处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幼儿耳朵不能随便掏

  幼儿耳朵不能随便掏

  经常掏耳的危害

  据统计,在患外耳道感染的儿童中,95%以上是掏耳致伤感染。

  很多年轻家长喜欢给孩子掏耳却并不了解以下知识——婴幼儿的外耳道又小又深,只要掏耳不留神就可能捅破鼓膜,丧失听力。如果感染,孩子会出现疼痛难忍,还会转为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大量的细菌还会经过血循环或淋巴液扩散,引起可怕的脑膜炎或脑脓肿。掏耳还会把细菌带进耳道,若环境潮湿,外耳道便会感染霉菌病,会又痒又痛又流水,听力也会受影响。长期掏耳,慢性刺激,还可能发生乳头状瘤。

  专家提醒,幼儿的耳朵尤其不应该随便掏,因为幼儿外耳道皮肤十分娇嫩,在靠近耳道口的皮肤还分布着很多皮脂腺和毛塞等。如果经常掏耳孔,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造成细菌侵入,引起感染,严重的还会出现生疖肿、发烧、食欲减退、听力下降等不适症状。

幼儿耳朵不能随便掏

幼儿耳朵不能随便掏

  耳垢多了不用担心,因为它会随着人们的头部摇动以及进食时咀嚼活动自动脱出。不少家长把耳屎当垃圾,害怕妨碍孩子听力,其实不必太过担心。因为耳屎(学名“耵聍”)是保护耳朵的天然“防护墙”,人体耵聍腺产生的一种油脂分泌物,如果缺乏它,一旦猛烈的声波迎面而来,直冲耳道,由于缺乏屏障,鼓膜可能受到损伤,导致听力下降。此外,耵聍分泌的油质还能抵挡入侵的细菌或小飞虫。

  温馨提醒,掏耳时应该注意:

  1.最好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耳朵朝下,耳屎可自行出来;

  2.不要形成挖耳习惯而频繁挖耳,一般应一周左右一次即可;

  3.在灰尘较多的地方或有“油耳”的人可一周两次;

  4.如果长期不掏耳朵,则可能形成耵聍栓塞,这时就很难掏出来了,应到医院用专门器械取出。

  关于幼儿耳朵不能随便掏就介绍到这里,缺乏生活经验是我们年轻人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了帮助他们,我们收集了最齐全的育儿以及孕期小知识。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