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大便颜色与形状 须了解并掌握

时间:2017-05-25    作者:小鑫

  各位爸妈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宝宝的健康了。但是由于宝宝还小,不懂怎么用言语去表示自己的不适,但是他却能够在他日常种给你种种的表示,例如大便。大便的颜色、大小、形状都是宝宝给妈妈最直接的信息。那么新生儿大便颜色与形状是怎样的呢?

新生儿大便颜色与形状

新生儿大便颜色与形状

  新生儿大便颜色与形状

  1.颜色:

  宝宝出生24小时后,体内会排出一些黑绿色、黏稠的焦油状物质,我们叫做"胎粪".当宝宝还未出生,这些"胎粪"就已经存在于他的肠道内了.出生后,在他开始正常的消化之前,需要把这些物质先排出体外.一般这种黑绿色的胎粪,仅在宝宝出生的2~3天内出现.

  宝宝进食后,他的消化系统慢慢适应他所吃的食物,大便也开始转成棕绿色,半流体状.要不了几天,他就完全适应了,大便颜色转成淡黄色或棕黄色,大便的性状也开始逐渐变得比较干,次数也由毫无规律(几乎每块尿布上都沾满),逐渐变得有规律、有次数可循.

  2.性状:

  不同的宝宝每天大便次数会各不相同,而同一个宝宝每天、每次的大便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你都可以不必太在意这些.因为随着宝宝的一天天长大,他的大便的次数会越来越少,性状会越来越干,颜色也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

  3.次数:

  也许你的宝宝在刚开始的几天内,每天会有3~4次大便,甚至更多,但2周后,他的次数会一下减少到1天1次或2天1次,这种改变是正常现象.

  宝宝的大便可能会出现:松散不成形;夹有绿色;每次喂哺后马上就拉;头几天里数多达6次.

  这些也都属正常现象,你不必过于担忧.

  新生儿大便的异常情况

  在没有改变食物量及种类的情况下,宝宝的大便次数突然增加,变稀应视为异常.

  小儿由于年龄、饮食、排便习惯等的不同,每天排便次数可以不尽相同.婴幼儿粪便的次数和性质常反映着小儿胃肠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母乳喂养儿、人工喂养儿以及混合喂养儿在排便次数上、粪便性状方面各有特点.我们如果掌握了这些特点,就可以通过婴幼儿粪便了解其消化道功能情况,及时调整食物的量及比例,促进婴幼儿对食物的消化吸收,预防和减少腹泻,并可以及早地发现一些疾病,做到有病早治.

  1.母乳喂养儿大便:

  未加辅食的母乳喂养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药膏状,或有种样的颗粒,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呈酸性反应,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2-4次,如果平时每天仅有1-2次大便,突然增至5-6次大便,则应考虑是否患病.如果平时大便次数较多,但小儿一般情况良好,体重不减轻而照常增加,不能认为有病.婴儿在加辅食后大便次数可以减少.1周岁以上的小儿大便次数右减至一天一次.

新生儿大便颜色与形状

新生儿大便颜色与形状

  2.人工喂养大便:

  以牛乳喂养的婴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硬,呈中性或碱性反应.由于牛奶中的蛋白质多,有明显的蛋白分解后的臭味.大便每天1-2次,如果增加奶中的糖量,则排便次数增加,便质柔软.

  3.混合喂养儿大便:

  无论人乳或牛乳喂养,若同时加食淀粉类食物,则大便量增多,硬度比单纯牛奶喂养稍减,呈暗褐色,臭味增加.若将蔬菜、水果等辅食加多,则大便与成人近似.初加菜泥时,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绿色菜泥,有的父母往往以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实际上这种现象是健康婴儿更换食物时常有的事.如果没有腹泻,不必停止加辅食,数日以后胃肠习惯了,这种情况随之消失.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