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以内的宝宝在喝奶过程中如果吸入过多的空气,就容易患吞气症,即宝宝突然中断吮乳,表现烦躁不安,两手握拳,啼哭不停,面红耳赤或面色苍白。对于很多新手妈妈来说都会对这种现象感到疑惑,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才好,看着宝宝难受也是束手无策。那么出现这类症状时,宝宝患吞气症的急救护理要怎么做呢?赶紧来跟育儿小编学习一下吧。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患吞气症的急救护理
宝宝在吮奶时吸入了大量的空气,吞下的空气聚集在胃下部,奶液则留在胃上部,空气不能及时逸出,而进入小肠和大肠,使肠壁肌肉产生阵发性痉挛,引起腹部不适或剧烈腹痛。
宝宝患吞气症时,可用湿热毛巾敷在小儿腹部(注意不可烫伤),或用手轻轻按揉,肠痉挛会很快消失。大部分患儿出生6个月后症状会自行消失。
●宝宝患吞气症原因
1、母亲的奶头括约肌过度紧张、出奶太慢,或者奶头太短甚至内陷,宝宝吃奶时不易吃到奶,于是用力吮吸,在此过程中就吞入了大量的空气。
2、有些家长喂奶姿势不当,奶瓶斜着,奶嘴没有充满乳汁,宝宝在吸奶过程中,同时也吸入了大量的空气。
婴儿吞气症多见于性子急躁、3个月左右的男孩子。在哺乳中,突然中断吮奶,烦躁不安,两手握拳,两臂屈曲,两腿伸直,全身用力,同时面红耳赤或面色苍白,哭闹不停。也有的宝宝则在睡眠中突然惊醒,高声尖叫,头向后仰,辗转不安,面色苍白,满头大汗,手脚发凉,吐奶不止。发病时宝宝肠鸣音亢进,放屁频频,放屁后宝宝大多恢复正常。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如何预防宝宝吞气症
1、吞气症好发于性情急躁的宝宝,喂奶前应给予精神上的抚慰,使其情绪稳定,不要在宝宝哭闹、情绪激动时喂奶。
2、注意定时给宝宝喂奶,饮食有规律,不要让宝宝饿得太久。
3、母亲应检查自己的乳头,发现有异常,应及时纠正,为以后哺乳做好准备。
4、要注意喂奶的方法与姿势。人工喂养时,让奶嘴充满乳汁。母乳喂养时,母亲不宜取卧位,而要采取立位或坐位。
5、每次喂奶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哺乳后应将小宝宝竖直抱起,靠在母亲肩上,轻轻拍其背部,使吞入的空气迅速排出,然后把宝宝放在床上,取右侧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