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的预防 提高抵抗力

时间:2016-08-16    作者:小鑫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也叫烧疹或玫瑰疹,由病毒引起,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可能是由病毒引起,通过唾液飞溅而传播,不如麻疹传染力强。所以爸爸妈妈要做好防护,多了解幼儿急疹这方面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呵护宝宝。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幼儿急疹的预防。

幼儿急疹的预防

图片来源于华盖

▼幼儿急疹的预防

  1、1岁以内的宝宝发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特别是6个月后的宝宝,来自于母体的抗体等抗感染物质以及铁等营养物质水平慢慢下降,而宝宝自身合成抗体的能力还不完善。所以,尽量不要带宝宝去串门或者去公共场所。公共场所人多,细菌和病毒在空气中的密度相对较高,这样宝宝染上疾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2、宝宝饮食要有规律,在添加辅食后,要注意蔬菜的摄入。只有饮食规律、丰富、正常,才能促使宝宝更好的发育成长。宝宝身体强壮后,抵抗疾病的能力自然就会增强。

▼幼儿急疹特点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由于外感风热湿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一年四季都有发病的可能,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常见于出生六个月至一岁以内的宝宝。患过一次后将终身免疫。

幼儿急疹的预防

图片来源于华盖

▼幼儿急疹病因

  往往是突然高烧,体温迅速上升至39℃到40℃,而且会持续发烧三四天。用退烧药后烧退,药效一过又烧。相对感冒高烧的孩子,患儿的食欲状况比较好。高热时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状轻微。

▼幼儿急疹症状

  婴儿在6个月以后易发幼儿急疹是由于从这个时候起,婴儿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已基本消失。没有哪种病会像幼儿急疹这样,使不同的婴儿具有如此相同的病程。一般的疾病总会有症状的轻重之分,有的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幼儿急疹却不分月龄、季节、地区,病程千篇一律,且没有任何并发症。

  幼儿急诊的潜伏期为7一17天,发病的初期只是持续发热3天。婴儿与往常不同,气色不佳且没有精神,一摸头部很热,量体温在38到39度左右。有时出现轻咳、流少量清涕等症状。然后在第4天退烧以后开始出疹。在发热的头3天里,婴儿的症状与"感冒"、"睡觉着凉"、"扁桃体炎"是完全一样的。只有到退热后疹子出来,才能最后确诊。

  退热后,婴儿的胸部、背部会出现像被蚊子叮了似的小红疹子,这些疹子到晚上就会渐渐扩散,到了晚上就会波及到脸、脖子和手脚。对婴儿麻疹有所了解的人会误以为是麻疹。可是麻疹在出疹子时有高热,而幼儿急疹则是在退热以后才会出疹子的。婴儿虽然已退热,但仍是萎靡不振、爱哭,第3天晚上或者第4天晚上还会排稀便。完全恢复要在第5或第6天,婴儿的疹子变少,精神也恢复到发病前的正常状态,到这时可以说婴儿已经痊愈了。

幼儿急疹的预防

图片来源于华盖

▼幼儿急疹治疗

  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不用治疗即可痊愈);无特效药物;正确护理的意义大于药物治疗。

  1、大部分书籍认为不需治疗。个人建议:如果其他症状不明显,起码要进行物理降温。

  2、对症处理:服用退热药物(物理降温;小儿美林、泰诺、百服宁等药物降温),抗病毒药物(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小儿清解液等)

  3、温度太高希望家长就诊处理,防治宝宝发生高热惊厥(提示:高热惊厥一般没有后遗症,不会给宝宝造成什么根本性损伤,也不会给宝宝烧"傻"或者抽搐等其他问题,但是妈妈们肯定会为此吓一跳,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就诊会让妈妈们更放心些)。惊厥用药不适合家庭使用,所以不多介绍。

  4、特别提示:幼儿急疹不需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无效。相反使用抗生素倒可能引起其他疾病。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