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生产完孩子的妈妈来说,无不时刻关注着自己孩子的状况,避免被疾病侵袭。可能很多家长对什么是婴儿捂热综合症感到陌生,专家介绍说,婴儿捂热综合症多出现在一周岁左右的婴儿身上,表现症状为发热、口干、尿少、烦躁不安等,有的甚至会出现呕吐、抽搐等剧烈症状,处理不当可能危及生命。那么,到底什么是婴儿捂热综合症呢?婴儿捂热综合症又该怎么预防?
图片来源于华盖
什么是婴儿捂热综合症
婴儿捂热综合症又称闷热综合症、捂被综合症、蒙被综合症等。这种病主要因为给孩子过度保暖或捂闷过久而引起。在家给孩子盖被过严、过厚;居室内温度过高或在外出时给孩子包裹过多、过紧时均可以发生。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未满月的新生儿尤其多见。一般都发生在寒冷季节,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
大多数孩子起病前身体健康,少数有咳嗽、流涕、发热、腹泻等感冒或肠道感染症状。新生儿或小婴儿的体表面积相对比成人大,因此,散热也比成人快,如果捂的过久或保暖过度,孩子身体周围的温度会急剧上升,而此时又因包裹太多影响散热而使机体处于高热状态。这时候,人体皮肤上的小血管可出现代偿性扩张,以通过皮肤蒸发也就是出汗和呼吸增快来加速散热,所以孩子会大量出汗,甚至脱水。
图片来源于华盖
婴儿捂热综合症的预防
冬天家长要注意适当给孩子增减衣物,不能把孩子捂得太严实,否则不利于散热。其实孩子衣物的厚度和母亲的差不多就可以了。而且,中午要随着气温升高而适当给孩子少穿点衣服。从户外进到车内、室内,要及时解开孩子的厚外套。只要婴儿的两只脚是暖和的,就说明衣被的厚薄是适当的。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家长应注意不要让孩子含着奶头睡在母亲腋下;冬天不要给孩子盖被过多,或与大人合盖一条棉被;应提倡母婴分睡,以防母亲入睡后不慎捂住孩子的头部,特别是嘴及鼻子,使孩子发生缺氧和身体周围温度过高,引起捂热综合征;此外,出门时不要用衣被包裹得太紧太厚,要注意空气流通。一般来说,新生儿待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3-24摄氏度左右;几个月到一岁的婴儿所处的室内温度最好在22摄氏度左右,晚上可适当给孩子添加一床小被子。同时,室内的湿度最好保持在50%到60%左右。另外,不宜给孩子用电褥子,否则电褥子持续供热,孩子散热差,也容易出现“捂热综合症”。
家长要学会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脸色发红、发热、出汗多,首先要看是否环境温度过高,如果室内温度比较适宜,就要考虑是否给孩子穿得太多了。同时要给孩子补充水分,最好在水里加一点盐。如果孩子尿少,说明孩子存在脱水问题,也要引起家长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