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问题都是大人最关心的,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宝宝还小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只能是哭闹。所以平时爸爸妈妈要细心观察。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宝宝拉肚子偏方有哪些。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拉肚子偏方
宝宝拉肚子的偏方是非常多的,但是由于宝宝还小,各方面的功能还不完善,所以在选择治疗方法时,爸爸妈妈们要慎重些,以确保偏方对宝宝是无害的。
第一个偏方就是使用生姜。将鲜姜洗干净后剁成碎末,然后放在一块药布上,贴在宝宝的肚脐处即可。这种方法是偏方里最简单的方法,嫌麻烦的爸爸妈妈们不妨一试,也许对自己的宝宝有效。
第二个偏方就是焦米汤。妈妈们可以抓一把大米洗干净之后沥干,然后放在锅里干炒。注意火不能太大,不停地翻炒至焦黄色,然后放水煮,直到米煮烂煮软即可喂食宝宝。
除了大米以外,妈妈们也可以使用米粉或者奶膏研磨成粉之后以同样的方式做好喂食。
第三个偏方就是使用花生。将花生在锅里翻炒一下,之后将红衣全部剥下来泡水,让宝宝喝水即可。从中医的角度说,红衣是有收敛作用的,所以可以治疗拉肚子。
这些是目前很常见的治疗宝宝拉肚子的偏方,爸爸妈妈们可以尝试一下。不过,既然是偏方,那自然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所以不一定能奏效。因此,如有必要,爸爸妈妈们还是带宝宝及时进行治疗才好。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好
宝宝拉肚子除了日常护理外,爸爸妈妈还可以从饮食入手,通过食物来缓解宝宝拉肚子的状况。那么,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好呢?
宝宝拉肚子时,可以多给宝宝吃一些有止泻作用的食物,例如苹果、胡萝卜等,还可以多给宝宝吃容易消化的东西。
1、煮苹果:煮透的苹果有收敛的作用,每天给宝宝吃一个,有助于缓解宝宝拉肚子的情况。煮苹果时要隔水煮,或者加些冰糖,这样宝宝比较喜欢吃。
2、软面条:当宝宝拉肚子情况出现好转时,可以给宝宝煮些烂乎的面条,适当加一些青菜。这样能进一步给宝宝补充营养,宝宝吃了也比较好消化。
3、焦米汤: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颜色发黄,再加适量的水和糖,然后烧成糊状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热,它的炭化结构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
4、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的果胶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肠粘膜上的细菌和毒素,是一种良好的止泻食物。
5、稀饭:当宝宝拉肚子时,多给宝宝喝稀饭,既容易消化,又有营养。宝宝拉肚子时不要吃过硬的食物。在熬稀饭时要熬的烂一些比较好。
6、栗糊膳:用3—5个栗子,去壳捣烂,加水煮成糊状,加糖调味后食用,每天2—3次,有温中止泻作用。另外还有桔枣茶、胡萝卜汤等均有健脾止泻作用。
图片来源于华盖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拉肚子对于爸爸妈妈们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但是当宝宝出现拉肚子的情况时,还是有不少妈妈会感觉手忙脚乱,不知道宝宝拉肚子怎么办才好。
一、一般疗法:
6个月以内的宝宝如果是母乳喂养,需要继续母乳喂养;如果不是母乳喂养,可以用宝宝日常食用的奶或者奶制品继续喂养,轻症的宝宝适当减少吸奶量。若宝宝年龄在6个月以上或已开始食用固体食物,则给些米粥或其他淀粉混合食物,有条件的家庭可加些蔬菜、鱼或肉末,每次喂饭可加些植物油。具体来说,可以给些新鲜水果汁或香蕉泥,以补充钾;也可以喂新鲜制作的食物,当然这些食物要很好地烹制、研磨或捣碎。
爸爸妈妈要鼓励宝宝进食,每日至少喂6次。另外,在宝宝腹泻停止后,要继续给宝宝喂上述食物,且在腹泻停止后两周内每天至少加餐一次直至体重恢复正常为宜。但如果宝宝拉肚子情况严重,要禁食8—24小时,并静脉补液。
二、液体疗法:
1、口服法:适用于轻度脱水或呕吐不重的宝宝。补液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日计算,分数次服用。
2、静脉补液法:用于中度、重度脱水的孩子。
3、药物治疗:如小儿腹泻3天不见好转或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1)多次水样便。
(2)频繁呕吐。
(3)明显口渴。
(4)不能正常饮食。
(5)发烧。
(6)大便带血。
三、治疗偏方:
取新鲜胡萝卜适量,洗净切碎,加水煮烂,然后取出胡萝卜捣成糊状即成(煮胡萝卜的水留作备用)。
食用时,每100毫升煮胡萝卜的水中,加入5-10克(约一小匙)胡萝卜泥。进食量主要根据宝宝的食欲,可按平时的食量喂给。一般来说,喂食胡萝卜泥2至3天,便便即可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