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臭的预防 11个预防措施要了解

时间:2016-12-09    作者:小鑫

  有部分妈妈反应,自家宝宝会有口臭的情况,尤其是早上和晚上的时候,很担心是不是宝宝得了什么病。其实,导致口臭原因有很多,比如饮食不当、消化不良等等都可能引起小儿口臭。那么,小儿口臭的预防有哪些呢?就让小编带家长们一起去了解吧。

小儿口臭的预防

▎小儿口臭的预防

  1.让孩子从小注意良口腔卫生,尽量油炸和煎制的食物。

  2.尽量保证食物的新鲜和干净。

  3.尽量避免孩子患上常见病与传染病,强化孩子胃肠道系统。

  4.保持口腔内部湿润,干燥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这就是早晨起来宝宝会口臭的原因。

  5.增强口腔分泌唾液的能力,增加食物的咀嚼次数,使口腔内的湿度增加。

  6.冬天较为干燥,可以在房间内放置加湿器增加湿度,没有加湿器也可以用一杯水来代替。

  7.帮助宝宝养成注意口腔卫生的习惯,饭后需要漱口。

  8.饮食要营养搭配,饮食有节有度,要有规律。

  9.少吃多餐,帮助孩子消化。

  10.孩子在睡前尽量少吃或者是不吃甜食。

  11.给宝宝喂食的餐具需要经常清洗消毒,妈妈的乳头也要保持洁净。

小儿口臭的预防

▎小儿口臭是怎么回事

  1、口腔卫生。妈妈没有给宝宝建立漱口、刷牙的良好习惯、或者宝宝有龋齿了,才经常会发生口臭。口腔内有积奶或积存的食物残渣未能及时洗净,或嵌塞于牙间隙和龋洞中的食物发酵腐败,从而发出异味或臭味。

  2、唾液减少。平时宝宝喝水少,再加上随着年龄增长或疾病因素,唾液流速下降,水和唾液在口腔中可润滑粘膜、清除微生物,维持口内环境。如果口腔中的水和唾液减少,口腔干燥,细菌分解释放、挥发性产物增多,口腔就会发生臭味。

  3、炎症。口腔炎是口腔粘膜的炎症,是发生口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小儿时期较多见,尤其是婴幼儿。引起口腔炎的主要有细菌、病毒及真菌,如鹅口疮、疱疹性口腔炎、细菌性口腔炎等,这些病症可单独发病,也可继发于腹泻、营养不良、急性感染、久病体弱等全身性疾病时。

  4、消化不良。当孩子吃零食过多、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食用了不洁净的食物时,加重了胃肠负担,损伤了脾胃,造成胃肠道疾病以及消化功能紊乱和消化不良的情况时,孩子就会表现出厌食、口臭、便秘等症状。

  5、口腔溃疡。口腔溃疡病因复杂,很多人一旦患此病就认为是上火,就会盲目服用抗生素和维生素,造成许多治疗上的误区。口腔溃疡发生的部位多见于口腔粘膜及舌的边缘,常是白色溃疡,周围有红晕,十分疼痛,特别是遇酸、咸、辣的食物时,疼痛更加厉害,口腔溃疡的小儿更易发生口臭,并常伴有血涎。小儿口腔溃疡多与偏食有关。

  6、龋病。龋病,俗称“虫牙”。在正常情况下,牙尖之间有许多沟隙和小窝,称之为窝沟,当小孩刚长出“大牙”时,这些窝沟裂隙就比较深,容易积聚致龋的细菌而引起龋病,食物长期嵌入洞内与细菌代谢产物等混合存在会产生臭味。

小儿口臭的预防

▎小儿口臭的治疗

  小儿口臭的正常疗法

  ①可选用助消化及收敛药物,如胃蛋白酶、多酶片、乳酶生、鞣酸蛋白等,重者可用抗生素治疗。

  ②中药、推拿捏脊疗法对消化不良有一定疗效。

  ③吐泻严重者宜禁食12小时,然后从糖水、米汤开始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严重脱水者应及时补液。

  小儿口臭的中医调理法

  小孩口臭一般可以用中药调理,中医将小儿口臭分为胃经有湿热和食积两大类。

  胃经有湿热的孩子表现为舌质红、舌苔黄,口臭的同时伴有烦躁和睡不安稳等症状,许多孩子还伴有大便干结。可在中医师指导下,吃一些清热燥湿药。如栀子6克,二花10克,佩兰6克,藿香6克,大便干者加2克大黄。煎的时候先加水泡20分钟,煎15分钟后,倒出药汁,可加适量白糖服用。这个方子为3岁左右孩子一天的量,早晚分两次喝。

  食积型口臭多见于1~6岁的城市孩子,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有关。这类孩子长期食欲不振,面黄消瘦,但精神正常,用药以消食和胃为主。3岁左右的孩子可用炒麦芽、神曲、焦山楂各10克,藿香6克,服用方法同上。中成药可以配合消食化积的保和丸。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