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破伤风的症状 不同时期有区别

时间:2016-12-26    作者:小鑫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脐部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病死率高。一般在宝宝出生后4-7天发病,故俗称“七日风”。那么,宝爸宝妈,你们对新生儿破伤风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它的症状有哪些吗?下面就让育儿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新生儿破伤风的症状 不同时期有区别

▎新生儿破伤风的症状

  1、潜伏期:

  潜伏期大多4-7天,此期愈短,病情愈重,新生儿死亡率也越高。潜伏期长短不一,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

  2、早期:

  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全身肌肉强烈收缩和交感神经兴奋。早期新生儿仅有出现哭闹和吃奶困难,此时用压舌板检查新生儿口腔时,愈用力张口愈困难,称为“锁口”,此点有助于对本病诊断。

  3、中期:

  新生儿逐渐出现张口困难、奶头无法放入口中,进一步发展为牙关紧闭、“苦笑”面容、阵发性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和角弓反张,呼吸肌和喉肌痉挛可引起呼吸停止。

新生儿破伤风的症状 不同时期有区别

  4、治疗期:

  经合理治疗1-4周,痉挛逐渐减轻,发作间隔时间延长,新生儿能吮乳。

  5、完全恢复期:

  完全恢复约需2-3个月,病程中常并发肺炎和败血症。

▎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

  1.止痉药:

  破伤风的抽搐是由于破伤风杆菌痉挛毒素与神经细胞结合所致,反复严重抽搐会造成重要脏器,特别是脑、心、肾的缺氧而导致严重后果。抽搐的能量消耗大,同时还会引起呼吸系统并发症。故有效地控制抽搐,就成为治疗破伤风的关键。止痉药以能控制抽搐,使患儿处于嗜睡状态,刺激能醒为宜,理想的止痉药物应该是能很快控制抽搐而不具有呼吸抑制及其他副作用。

新生儿破伤风的症状 不同时期有区别

  2.中和毒素:

  破伤风抗毒素可中和游离破伤风毒素,对已与神经节苷脂结合的毒素无效。因此,愈早用愈好。破伤风抗病毒(TAT)1-2万U稀释后肌注或静脉滴注,另取3000U脐周注射,用前须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阳性者需用脱敏疗法注射。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500U肌注,TIG血浓度高,半衰期长达30天,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不必做过敏试验,但价格较昂贵。

  3.抗生素:

  用于杀灭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抗生素的应用青霉素、四环素对动物感染破伤风杆菌有保护作用,临床应用亦证明其疗效。青霉素每日20万U/kg,或头孢菌素、钾硝唑、静脉滴注,每日15mg/kg,分次静脉滴注7-10天。

  4.其他治疗:

  脐部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涂抹碘酒以消灭剩余的破伤风杆菌。发作时缺氧者予以间歇性吸氧,严重者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有脑水肿时应用脱水剂。

  5.护理营养:

  将患儿置于安静、避光的环境,保持体温稳定,必要的操作集中进行,尽量减少刺激以减少痉挛发作。及时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畅通。病初应禁食,予以肠道外营养,症状减轻后试用胃管喂养,逐渐过渡到经口喂养。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