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婴儿肠套叠 做好5点降低发病率

时间:2017-02-28    作者:小鑫

  想必很多新手爸爸妈妈都没有听说过婴儿肠套叠,肠套叠就是一段肠子套入相邻的一段肠子里,造成肠道梗阻而不通畅,所以妈妈们要做好预防措施,那么如何预防婴儿肠套叠呢?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相关知识。

如何预防婴儿肠套叠

  如何预防婴儿肠套叠

  预防婴儿肠套叠主要在于合理喂养宝宝,具体如下:

  1、添加辅食必须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添加一种新食品必须等前一种食品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一般需要5—7天的适应期,不能同时添加几种新食物。

  2、添加食物的量,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如喂食蛋黄可先试喂1/4个,3—5天适应后增至1/2个,1—2周后增至1个。

  3、食物应从稀到稠,如先喂米汤后给米糊、米粥。从流汁、厚流汁、半流食到半固体流食,进而到固体食物,如从稀饭、稠粥到软饭。

  4、食物性质从细到粗,先菜汁、细菜泥,至粗菜泥、碎菜和煮烂的蔬菜。

  5、炎热的夏季或婴儿身体不适时不宜添加新的辅食,此时的婴儿食欲下降,适应能力较差,要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添加辅食。早产儿宝宝辅食添加必读

  只要父母能够合理喂养你的小宝宝,仔细观察宝宝的一切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就诊,就可大大降低肠套叠的发病率或得到及时的治疗。

  肠套叠的病因

  常见的为6—12月幼儿的小儿肠套叠。一般无明显原因,因而称为自发生肠套叠。6—12月往往是幼儿断奶及改变食物的年龄。

  有人认为随着食物的改变肠道内细菌也起变化,易引起粘膜下Peyer斑炎症肿胀而诱发肠套叠。幼儿肠套叠大多发生在末段50cm回肠,该处Peyer斑也最多。 肠套叠由三层肠壁组成:外壁为鞘部,套入部又由最内壁和反折壁组成。套入部的最前端为顶部,鞘部的开口处为颈部。套入部系膜血管为鞘部挤压而使套入肠管充血、水肿以至坏死。

  肠套叠发生后,只要肠系膜够长且肠管可活动,套入部的顶部可继续向前推进到左侧结肠。

  按套入肠的顶部和外鞘颈部肠段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类型。按照Perin和Lindsay的统计,最多见的为回盲型,占39%,其次为回结型,31.5%,回回型、6.7%和结结型,4.7%,其余为少见类型。

如何预防婴儿肠套叠

  肠套叠的治疗

  肠套叠有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种。

  手术疗法:对肠套叠比较严重的宝宝,应采取剖腹复位套叠肠管的手术疗法。手术后,家长要定时帮宝宝变换体位,宝宝的饮食要以稀、少、清淡并富于营养为原则,量与质要逐渐增加,才有助于肠功能的恢复。

  非手术疗法:

  1、空气灌肠复位法。宝宝患病不超过12小时,全身情况良好,可做空气灌肠复位。超过24小时,全身情况明显较差,如腹胀严重者,禁忌做空气灌肠。

  2、钡剂灌肠复位法。就是将钡剂灌入直肠内,通过荧光板,观察肠套叠阴影,确诊后,按规定增加压力,使肠套叠复位的治疗方法。

  灌肠后,一般会让宝宝口服炭末,然后观察其能不能随大便一起排出。如能随大便排出,证明复位成功。

  采取非手术疗法的时候需要注意给宝宝保暖,防止着凉、腹泻,饮食要以半流质为主,以免造成套叠的再次发生。

  以上就是如何预防婴儿肠套叠的内容详细讲解,理论上任何部位都可发生,但大多发生在小肠末端和大肠起始部,也就是说小肠和大肠连接的部位,它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所以妈妈们平时要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才能照顾好小宝宝。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