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奶癣是宝宝容易得的一种疾病,常见症状为脸部或其他部位逐渐长出米粒般大小的红色斑点,手抓则掉白色粉屑。如果宝宝得了奶藓,妈妈应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奶癣呢?
什么是奶癣
奶癣是婴儿易患的一种疾病,属于疮或癣,多见于婴儿脸部,也会延伸到其他部位。患儿一开始会长米粒般大小的或者分散开的红色斑点,如果用手抓,会掉落白色的粉屑。
·奶癣的种类
有干、湿2种,若挠破后不流脓水,则为干敛疮,由风热引起,应该清热祛风或涂抹润肌膏;若挠破后流脓水了,则为湿敛疮,由湿热引起,可服用消风导赤汤治疗或者使用文蛤散。
奶癣吃什么好
·奶癣发病时间
奶癣发病的时间差不多在婴儿出生后的2-3个月,在一周岁到两周岁之后,病情会自然减退。患儿常会心烦意乱,夜不能寐,时间一长,皮肤很可能有苔癣样变化,但好好调理,也会好转。
奶癣的症状
1.临床表现
婴儿的脸部自两颊起有皮肤损坏,慢慢会延伸到额头、眉毛处,甚至到头皮,并反复频繁地发作。更严重的话,会蔓延至脖颈处、背后的三角形扁骨,甚至全身。
2.类型
(1)渗出型
搔挠后有一定液体流出,皮肤呈现鲜红糜烂状,感染后,会有脓包肿大并发热。经常发生于肥胖型婴儿,从两颊开始,严重的会蔓延至整个脸部及全身。
(2)干燥型
搔挠后没有液体明显流出,皮肤会红肿,伤口还会凝结成黑红色的块状物。经常发生于瘦弱型婴儿,发于头皮、眉间,婴儿会因为剧痒而睡不着觉。
(3)脂溢型
有黄色油腻的表皮角质层薄片,头顶有黑红色块状物。经常发生于出生后1-2个月的婴儿,从额头、眉间开始,蔓延到面颊,皮肤呈潮红色,皱褶处会糜烂。
3.诊断
(1)经常发生于出生后3个月以下的婴儿。
(2)经常发于从双颊开始到额头的脸部,也可发于脖颈、肩胛、躯体及手脚。
(3)皮肤损伤常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大面积可连成片。皮肤会糜烂,搔挠会有液体渗出,有黄色块状物,也有浅红斑点,有少量即将脱落或已脱落的表皮角质层薄片。
(4)奇痒无比,婴儿会搔挠。
奶癣吃什么好
奶癣吃什么好
1.饮食一日三餐要规律,宝宝年龄稍大时,应补充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物质,比如胡萝卜、西红柿、蔬果打成的汁、泥等。
2.为了更好地吸收汲取营养,应避免宝宝吃的过多,清淡为宜,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
3.可加入适量植物油,来获取不同的脂肪酸和矿物质,动物油应少吃,不然宝宝体内的湿热会加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4.多吃豆芽、冬瓜、木瓜、黄瓜、莴笋、豆类,它们可以帮助清除婴儿体内的湿热,少吃鱼、海鲜类或鸡、牛、羊等发物。
5.如果父母要给婴儿尝试新的食物,应从少量开始,先食用一个多星期,如果没有发生异样情况,再增加摄入量,一旦发现出现过敏症状,立即停止。
6.菜泥汤、丝瓜汤、泥鳅汤能有效治疗奶癣,缓解病情,父母可以烹饪给宝宝服用。
7.喝牛奶应注意烧煮的时间,为了使牛奶中的蛋白质性质改变和活性丧失,应延长时间,慢慢煮。
关于奶癣吃什么好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你感觉对你有帮助吗?更多育儿知识就在我们网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