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痉挛的行为表现 妈妈要及早发现

时间:2016-07-14    作者:小鑫

  小儿肠痉挛是什么呢,相信不少家长都不知道。小儿肠痉挛是一种常见病,在秋冻季最为常见。健康的宝宝在发生肠痉挛时会大声哭闹,难以安慰。关于肠痉挛的原因,医学界暂无定论,但宝宝尚未成熟的消化系统可能是原因之一。下面就告诉家长们小儿肠痉挛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小儿肠痉挛

图片来源于华盖

●肠痉挛的发病人群

  1、大约每五个宝宝中就有一个发生肠痉挛,情况因人而异,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患肠痉挛。

  2、肠痉挛通常始于宝宝2至4周大,高发年龄为6周大,有些会延后。

  3、当宝宝开始牙牙学语和对人微笑时,肠痉挛开始好转,通常是8周大。

  4、肠痉挛的症状一般会持续3至4个月,最长可达6个月。

●小儿肠痉挛的行为表现

  1、哭闹剧烈,严重时每天可达。至5个小时。而在哭闹间隙,宝宝表现正常。

  2、哭闹一般发生于每天的同一时间段,父母可预测。通常是下午晚些时候至晚上。

小儿肠痉挛

图片来源于华盖

  3、宝宝哭闹时通常会排气、双腿上举或伸腿。

  4、轻度肠痉挛的宝宝通常不哭闹,表现为排气多、睡眠不安和进食减少。

●改变饮食

  由于部分药物长期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而且有时疗效不理想。可以尝试改变宝宝或者妈妈的饮食结构来达到目的。

  1、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如考虑肠痉挛是牛奶蛋白过敏引起,应尝试不同配方的奶粉。给予宝宝豆奶或水解蛋白的奶粉。能明显改善肠痉挛。对于GMPI引起的肠痉挛,去除牛奶蛋白,改用水解蛋白或豆奶后,71%~88%宝宝的症状有改善。

  2、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可以尝试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妈妈可以尝试减少奶制品或咖啡因的摄入,看看宝宝的烦躁状态是否会减轻,如果没有效果,则恢复到原来的饮食结构。一些妈妈通过避免进食辛辣食物和特殊气味的食物,而使宝宝的症状好转,但这尚未得到科学的证明。另外,妈妈还需避免食用产气过多的食物,如西兰花,洋葱,包菜,土豆,番薯,花生,豆角。如果考虑食物过敏,妈妈还需避免大量进食下列高过敏食物:牛奶,奶制品,鱼和蛋。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