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小孩尿床 聪明麻麻有妙招

时间:2016-07-16    作者:小鑫

  小宝宝长大后,一般1岁以上就不用尿不湿了,晚上睡觉需要把尿,如果没有及时把尿,宝宝经常会尿床。小宝宝爱尿床,这让妈妈很是纠结的事情。每当宝宝尿床的时候,千万不要责骂他,不是他故意这样做的,这不是他的错,否则会使宝宝产生自卑感,影响心理健康。如何预防小孩尿床?下面分享一些如何预防小孩尿床的经验。

使用隔尿垫

图片来源于华盖

  ●使用隔尿垫

  如果害怕宝宝尿床,可以使用隔尿垫,这样宝宝即使尿床了,也不会渗到褥子里。隔尿垫要垫好,最好在宝宝熟睡后,以免宝宝来回挪动把隔尿垫挤到一边。

  ●建立夜里排尿的反射

  治疗初期,父母要查出孩子在夜里容易发生尿床的时间,并提前半小时用闹钟唤醒小儿起床排尿,使唤醒的铃声秘膀胱的充盈刺激同时出现。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条件反射就会建立起来,夜里小儿能够被膀胱的充盈刺激唤醒,自行控制排尿。需要提醒的是,唤醒小儿起来撒尿一定要让其醒透,在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净,否则在昏睡中不容易建立起排尿条件反射。

  ●训练宝宝的膀胱功能

  督促小儿白天多饮水,并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训练小儿适当地憋尿,提高膀胱控制力。当小儿撒尿时鼓励时断时续,然后再把尿撒尽,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从饮食方面进行调整

图片来源于华盖

  ●从饮食方面进行调整

  白天禁喝饮料、果汁橙汁,每天下午4点后让小儿少喝水,晚饭最好避免吃流质或喝很多汤,餐后水果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份丰富的水果,临睡前不宜喝奶,以减少膀胱的贮尿量。

  ●小儿尿床,多些宽容

  尿床后会使小儿害羞,畏缩,自卑。如果父母不顾及小儿的自尊心,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小儿更加紧张,委屈和忧郁,经常处于诚惶诚恐中,会导致症状加重。父母应以亲切的态度对待孩子,使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放松心理,能与医生积极配合。专家指出,对待尿床的孩子,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一点非常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