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手法 根据经络来区分

时间:2016-07-19    作者:小鑫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辩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一种保健、治疗方式.小儿推拿是纯绿色疗法,可替代部分化学药品,减少化学药品毒副作用,增强孩子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预防病毒侵蚀和滋生,达到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目的.那么,小儿推拿手法有哪些呢?

小儿推拿手法 根据经络来区分

图片来源于华盖

●1、脾经

  位置:(1)拇指螺纹面;(2)拇指桡侧缘。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

  操作:旋推拇指螺面或屈其拇指,沿拇指桡侧缘直推约300次,或直推拇指螺面约300次。

●2、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第二节或大鱼肌外侧缘。

  主治:腹泻、呕吐。

  操作:直推300次。

●3、肺经

  位置:无名指螺纹面。

  主治:胸闷、咳喘。

  操作:旋推或向指尖方向直推约200次,或由指尖向上直推100次。

●4、小肠

  位置:小指尺侧缘。

  主治:遗尿、尿赤。

  操作:从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或反之,推50次。

●5、六府

  位置:前臂尺侧缘(神门到少海)。

  主治:发热、汗多、便秘。

  操作:直推300次。

小儿推拿手法 根据经络来区分

图片来源于华盖

●6、二人上马

  位置:手背侧小指与无名指指关节后陷中。

  主治:牙痛、惊、腹痛、脱肛。

  操作:掐3—5次,揉30次。

●7、虎口

  位置:手背侧第一、二掌骨之中,稍偏食指(即合谷穴)。

  主治:感冒、牙痛。

  操作:拿3—5次。

●8、腹

  位置:腹部。

  主治:腹胀、食积、呕吐、腹泻、疳积。

  操作:指摩、掌摩约5—10分钟;沿季肋向外分推。

●9、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主治:发热、咳喘。

  操作:按、揉50次,或沿肩胛骨内缘自上而下分推30次。

●10、龟尾

  位置:尾骨端到肛门之间(即长强穴)。

  主治:腹泻、脱肛、便秘。

  操作:揉、旋推300次,掐3—5次。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