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积的病因是什么 脾胃虚寒薄弱

时间:2016-08-05    作者:小鑫

  小儿疳积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其他疾病的影响,致使脾胃功能受损,气液耗伤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慢性病证。该病多发于五岁以下幼儿,这是由于婴幼儿时期脏腑娇嫩,机体的生理功能尚未成熟完善,而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需要量大,因而易生疳积。因此,下文就为您介绍有关小儿疳积的一些知识。

小儿疳积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儿疳积的病因

  1、乳食不节,伤及脾胃

  乳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伤及脾胃,脾胃失司,受纳运化失职,升降不调,及成积滞。积滞日久,脾胃更伤,转化为疳。

  2、脾胃虚寒薄弱

  脾胃虚寒薄弱,则乳食难于腐熟,而使乳食停积,壅聚中州,阻碍气机,时日渐久,致使营养失调,患儿赢瘦,气液虚衰,发育障碍。

  乳食不节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积滞可伤及脾胃,脾胃虚弱又能产生积滞,临床上多互相兼杂为病。

  3、其他

  某些慢性疾病和感染虫症也常为本病的原因。

  疳积:中医指小儿面黄肌瘦,腹部膨大的病,多由饮食,没有节制或腹内有寄生虫引起。

小儿疳积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儿疳积的症状

  一、临床表现

  1、面色无华或苍白,疲乏无力,体重逐渐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肌肉松弛,毛发干枯,重者智力发育差。

  2、有母乳不足或喂养不当及慢性病史。

  二、主要类型

  1、轻度:腹部、躯干和大腿内侧的皮下脂肪变薄,肌肉不结实,体重比正常低15%~25%者。

  2、中度:腹部、躯干、四肢皮下脂肪显著消失,大腿内侧有明显皱折,肌肉松弛,皮肤苍白、干燥,脸部明显消瘦,体重比正常低25%一40%。

  3、重度:全身各部的皮下脂肪完全消失,面颊极度消瘦,额多皱纹,状如老人。皮肤干燥、无弹力、无光泽,体重比正常低40%以下。

小儿疳积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儿疳积治疗护理

  一、中医药治疗

  治疗应用消乳消食,导滞和中之法。

  方药可用砂仁3g,神曲10g,生麦芽10g,陈皮6g,莱菔子6g,白术6g,茯苓6g等药物治疗。

  中成药可用化食丸、消乳丸等。

  二、治疗小儿疳积的常用推拿按摩穴位及手法

  推八卦2分钟,清胃2分钟,清补脾2分钟,清补大肠2分钟,揉中脘1分钟,捏脊一次,分腹阴阳半分钟,揉巨阙2分钟,揉足三里1分钟。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