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体温中枢发育尚未完善,发烧是常见的现象,主要由于感冒或者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如果出现高烧应该及时就诊或者吃一些退烧药物治疗,如果是低烧一般选择物理退烧的方法。那么,什么是小孩持续低烧?小孩持续低烧怎么办?该怎么护理?
图片来源于华盖
◆什么是小孩持续低烧
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其中,低烧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低烧。长期低烧是指小儿体温在37~37.4℃之间持续2周以上。导致小儿长期低烧的疾病很多,概括起来,有因为器质性疾病而导致,也有因功能失调所致。在小儿长期器质性低烧中,以慢性感染最为常见。如小儿结核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鼻窦炎、某些寄生虫病等。这些都是由于感染因素而导致的低烧,治疗应该针对引起感染的病原体采取相应的措施。还有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以导致小儿长期低热。如小儿贫血、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及类风湿病等。对这些非感染原因而发生的低烧,应该首先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引起低热的原发病。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孩持续低烧家长怎么办
首先,家长要认真观察患儿的体温并做好记录,看一看孩子上午和下午的体温有什么变化,白天与夜里有什么变化。其次,要注意孩子发热时伴有哪些症状。这些都能为诊断提供依据。另外,要及时到医院请医生诊治,通过各种理化检查,除外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同时做好低热患儿的护理。
对低热患儿一定要注意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并要多饮水,饮食也要给清淡、易消化之品。
因为虽然发热不高,但此时人体组织器官消耗的水分已开始增多,这是肉眼看不到的,所以要补充消耗的水分,多饮水又可促进体内毒素排出,以淡糖水、糖盐水为宜。注意休息有利于体力恢复。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流通,不干燥,多饮水,饮食清淡,以营养较好的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易于消化、不油腻之物为好。另外,低热时,一般不用退热药,如长期低热超过1~2周以上者,应就医查明低热原因。
图片来源于华盖
◆小孩持续低烧怎么护理
温水拭浴或泡澡将宝宝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搓揉宝宝全身或泡澡,这样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热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每次泡澡的时间在10-15分钟为宜。
适当增减衣物如果宝宝手脚冰凉,则表示宝宝的体温有可能快速上升,需要加衣服将宝宝的手脚捂热;如果宝宝的四肢温热且全身出汗,则表示需要散热,可以给宝宝少穿点衣物。
冷毛巾敷额头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湿,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要好,额头是整个身体温度的控制区和显现区,这种方法大人同样适用。
给宝宝多喝水。喝水可以增加宝宝排尿,有利于体温下降,而且宝宝发烧时出汗会增加,喝水可以补充体内流失的水分,宝宝缺水时容易使温度一直降不下来,多喝水可以避免身体温度往上升。
酒精擦浴酒精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味道也比较刺鼻,在儿童高温时可以才采用这种方法,低烧不建议酒精擦浴,有些宝宝体温变化较快,如果出现高烧又离医院较远,可以试试这个方法。